出自唐朝賈島《寄丘儒》
地近輕數(shù)見,地遠重一面。一面如何重,重甚珍寶片。
自經(jīng)失歡笑,幾度騰霜霰。此心鎮(zhèn)懸懸,天象固回轉。
長安秋風高,子在東甸縣。儀形信寂蔑,風雨豈乖間。
憑人報消息,何易憑筆硯。俱不盡我心,終須對君宴。
注釋參考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風高
(1).風大。 唐 杜甫 《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》詩:“秋晚岳增翠,風高湖涌波?!?唐 柳宗元 《田家》詩之三:“風高榆柳疎,霜重棃棗熟?!?/p>
(2).風儀高超?!段簳じ咴蕚鳌罚骸皹s曜當時,風高千載?!?
賈島名句,寄丘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