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必有詩(shī)堪諷誦,只憐無援過吹噓
出自唐代杜荀鶴《下第寄池州鄭員外》:
省出蓬蒿修謁初,蒙知曾不見生疏。
侯門數(shù)處將書薦,帝里經(jīng)年借宅居。
未必有詩(shī)堪諷誦,只憐無援過吹噓。
如今足得成持取,莫使江湖卻釣魚。
注釋參考
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(shí)也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?!濉?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諷誦
(1).背誦?!吨芏Y·春官·瞽蒙》:“諷誦詩(shī),世奠繫?!?鄭玄 注:“諷誦詩(shī),謂闇讀之不依詠也?!薄稘h書·藝文志》:“ 孔子 純?nèi)?周 詩(shī),上采 殷 ,下取 魯 ,凡三百五篇。遭 秦 而全者,以其諷誦,不獨(dú)在竹帛故也?!薄赌鲜贰の膶W(xué)傳·任孝恭》:“精力勤學(xué),家貧無書,常崎嶇從人假借,每讀一遍,諷誦略無所遺?!?章炳麟 《國(guó)故論衡·文學(xué)總略》:“古之言文章者,不專在竹帛諷誦之間?!?/p>
(2).朗讀;誦讀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﹝ 田鵬鸞 ﹞年十四五,初為閽寺,便知好學(xué),懷袖握書,曉夕諷誦?!?明 海瑞 《興革條例·禮屬》:“諷之讀書者,非但開其知覺而已,亦所以沉潛反覆而存其心,抑揚(yáng)諷誦以宣其志也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陶亢德》:“大札與《人間世》兩本,頃同時(shí)拜領(lǐng),諷誦一過,誠(chéng)令人有蕭然出塵之想。”
無援
無援 (wúyuán) 未得到支持或幫助的 unsupported 炮兵開走了,聽任步兵處于無援狀態(tài)吹噓
吹噓 (chuīxū) brag 夸張地宣揚(yáng)或編造優(yōu)點(diǎn)、長(zhǎng)處等 他的運(yùn)氣沒有什么可以吹噓的 口出氣;噓氣 過分夸獎(jiǎng) crack up 這輛轎車并不像銷售商所吹噓的那樣好 對(duì)人或事過分吹捧 oversell 新聞發(fā)布人員必須注意不夸大,不吹噓杜荀鶴名句,下第寄池州鄭員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