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亦有相愛,我爾殊眾人
出自唐代元稹《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》:
昔在京城心,今在吳楚末。
千山道路險,萬里音塵闊。
天上參與商,地上胡與越。
終天升沉異,滿地網(wǎng)羅設(shè)。
心有無眹環(huán),腸有無繩結(jié)。
有結(jié)解不開,有環(huán)尋不歇。
山岳移可盡,江海塞可絕。
離恨若空虛,窮年思不徹。
生莫強相同,相同會相別。
襄陽大堤繞,我向堤前住。
燭隨花艷來,騎送朝云去。
萬竿高廟竹,三月徐亭樹。
我昔憶君時,君今懷我處。
有身有離別,無地無岐路。
風塵同古今,人世勞新故。
人亦有相愛,我爾殊眾人。
朝朝寧不食,日日愿見君。
一日不得見,愁腸坐氛氳。
如何遠相失,各作萬里云。
云高風苦多,會合難遽因。
天上猶有礙,何況地上身。
注釋參考
有相
(1).謂有貴相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猶 高祖 初起,相工入 豐 沛 之邦,多封侯之人矣。未必老少男女俱貴而有相也?!薄侗笔贰R紀中·文宣帝》:“﹝ 武明太后 ﹞及產(chǎn),命之曰 侯尼于 , 鮮卑 言有相子也?!?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形容瘦薄詩情苦,豈是人間有相人?”
(2).指有貴相的人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閻庚》:“鬼云:‘ 庚 命貧,無位祿?!?仁亶 問:‘何以致之?’鬼云:‘或絆得佳女,配之有相,當能得耳?!?/p>
(3).佛教語。佛教主張萬有皆空,心體本寂。稱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為“有相”。相,指事物的形象狀態(tài)。 唐 一行 《大日經(jīng)疏》卷一:“可見可現(xiàn)之法,即為有相;凡有相者,皆是虛妄?!?唐 姚合 《過欽上人院》詩:“有相無相身,唯師説始真?!?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原名》:“何謂違宗?彼以物有如種極微也。而忌言人有菴摩羅識。因言無相者無有。詰之曰:如種極微有相不?則解矣?!?/p>
殊眾
不同于眾;出眾。 唐 杜甫 《寄常徵君》詩:“ 楚 妃堂上色殊眾,海鶴階前鳴向人。” 唐 姚合 《和李補闕曲江看蓮花》:“緑莖扶蕚正,翠菂滿房圓。淡暈還殊眾,繁美得自然。”
元稹名句,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