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隨褦襶勢去,待學山陰乘興來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次韻外舅楊崇慶以詩相招三首》:
寄語荷郎且緩開,山中衣制要君裁。
不隨褦襶勢去,待學山陰乘興來。
注釋參考
褦襶
褦襶 (nàidài) 衣服粗重寬大,既不合身,也不合時。比喻不曉事;無能 thoughtless 今世褦襶子,觸熱到人家?!虝浴冻盁峥汀?褦襶子山陰乘興
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:“ 王子猷 ( 王徽之 )居 山陰 ,夜大雪……忽憶 戴安道 ( 戴逵 ),時 戴 在 剡 ,即便夜乘小船就之,經(jīng)宿方至,造門不前而返。人問其故, 王 曰:‘吾本乘興而行,興盡而返,何必見 戴 ?’”后因以“山陰乘興”指訪友。 唐 羅隱 《寄崔慶孫》詩:“交情澹薄應(yīng)長在,俗態(tài)流離且勉旃。還擬 山陰 一乘興,雪寒難得渡江船。” 宋 張孝祥 《踏莎行》詞:“ 山陰 乘興不須回, 毗耶 問疾難為對?!?/p>
魏了翁名句,次韻外舅楊崇慶以詩相招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