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去復(fù)如何,東皋岐路多
出自唐代盧綸《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(中孚自仙官入仕)》:
青袍蕓閣郎,談笑挹侯王。
舊箓藏云穴,新詩滿帝鄉(xiāng)。
名高閑不得,到處人爭(zhēng)識(shí)。
誰知冰雪顏,已雜風(fēng)塵色。
此去復(fù)如何,東皋岐路多。
藉芳臨紫陌,回首憶滄波。
年來倦蕭索,但說淮南樂。
并楫湖上游,連檣月中泊。
沿溜入閶門,千燈夜市喧。
喜逢鄰舍伴,遙語問鄉(xiāng)園。
下淮風(fēng)自急,樹杪分郊邑。
送客隨岸行,離人出帆立。
漁村繞水田,澹澹隔晴煙。
欲就林中醉,先期石上眠。
林昏天未曙,但向云邊去。
暗入無路山,心知有花處。
登高日轉(zhuǎn)明,下望見春城。
洞里草空長,冢邊人自耕。
寥寥行異境,過盡千峰影。
露色凝古壇,泉聲落寒井。
仙成不可期,多別自堪悲。
為問桃源客,何人見亂時(shí)。
注釋參考
如何
如何 (rúhé) how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方式、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在什么情況下 when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(huì) 怎么,怎么樣 how;why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,未知久后如何?!端疂G傳》 “如……何”,表示’把……怎么樣” as 以君之力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 王屋何?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東皋
水邊向陽高地。也泛指田園、原野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辭蔣太尉辟命奏記》:“方將耕於東皋之陽,輸黍稷之稅,以避當(dāng)涂者之路。” 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?!?宋 范仲淹 《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銘》:“以東皋所入,日為雞黍之具,故貧而常樂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宸游》:“見山川掩映,東皋麗日明,到處香車簇?fù)怼!?/p>
岐路
(1).岔路?!读凶印ふf符》:“ 楊子 之鄰人亡羊,既率其黨,又請(qǐng) 楊氏 之豎追之。 楊子 曰:‘嘻!亡一羊,何追者之眾?’鄰人曰:‘多岐路。’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詩:“美女妖且閑,採桑岐路間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僧榻傳音》:“事參商,心悒怏,岐路多亡羊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叭松媳倍噌?,將相神仙,也要凡人做。”
(2).指離別分手處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風(fēng)操》:“別易會(huì)難,古人所重; 江 南餞道,下泣言離……北間風(fēng)俗,不屑此事,岐路言離,歡笑分首。” 唐 王勃 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詩:“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無為在岐路,兒女共沾巾?!?/p>
(3).比喻官場(chǎng)中險(xiǎn)易難測(cè)的前途?!逗鬂h書·鄧彪等傳論》:“統(tǒng)之,方軌易因,險(xiǎn)涂難御。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,遲遲於岐路之間也?!?唐 元稹 《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》詩之三:“滿身沙蝨無防處,獨(dú)腳山魈不奈何。甘受鬼神侵骨髓,常憂岐路處風(fēng)波?!?/p>
(4).不正當(dāng)?shù)耐緩健?唐 張固 《幽閑鼓吹》:“ 德裕 為兵部尚書,自得岐路,必當(dāng)大拜,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?!?/p>
(5).即岐路人。江湖藝人。 明 朱有燉 《半夜朝元》第一折:“便休將財(cái)物逞,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?!?/p>
盧綸名句,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(中孚自仙官入仕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