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晃沖之《再至徐州示諸弟》:
去年客徐得范子,今年客徐不得人。
斷無(wú)草木與同味,宛有魚鳥來(lái)相親。
南尋白門傍山麓,西望黃樓行水濱。
還家作詩(shī)示群從,早晚一游攜二陳。
注釋參考
白門
(1).古代把天地八方分為八門,西南方稱白門?!痘茨献印椥斡?xùn)》:“西南方為 編駒之山 ,曰白門?!?高誘 注:“西南月建在申,金氣之始也,金氣白,故曰白門?!?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蹶白門而東馳兮,云臺(tái)行乎中野?!?/p>
(2).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(今 江蘇省 南京市 ) 宣陽(yáng)門 的俗稱。《南史·宋紀(jì)下·明帝》:“ 宣陽(yáng)門 謂之 白門 ,上以 白門 不祥,諱之。尚書右丞 江謐 嘗誤犯,上變色曰:‘白汝家門!’”
(3). 江蘇省 南京市 的別名。六朝皆都 建康 (今 南京市 ),其正南門為 宣陽(yáng)門 ,俗稱 白門 ,故名?!赌淆R書·王儉傳》:“ 宋 世外六門設(shè)竹籬。是年初,有發(fā)bai{1*1}虎樽者言:‘ 白門 三重門,竹籬穿不完?!细衅溲裕牧⒍?jí)?。?明 吳從先 《徐郎小傳》:“ 芳 固 吳 兒,父以負(fù)犇 白門 ,因依常侍為命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靶〉軋?jiān)臥 白門 ,原無(wú)心於仕途。” 清 趙翼 《金陵》詩(shī):“不到 金陵 廿六年, 白門 煙柳故依然?!?/p>
(4).白蓮教的支派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十:“白門是白蓮教的支流?!眳⒁姟?白蓮教 ”。
山麓
山麓 (shānlù) 山腳下 piedmont黃樓
樓名。故址在今 江蘇省 徐州市 。據(jù) 宋 蘇轍 《黃樓賦》載: 熙寧 十年秋七月乙丑, 黃河 決口,水及 彭城 下。 蘇軾 適為 彭城 守。水未至, 蘇軾 使民具畚鍤,畜土石,積芻茭,完窒隙穴,以為水備,故水至而民不恐。及水至城下, 蘇 又以身帥之,與城存亡,故水至而民不潰。水退又請(qǐng)?jiān)鲋?徐 城,故水既去,而民益親,于是在城的東門筑大樓,堊以黃土,曰:“土實(shí)勝水。” 徐 人相勸成之。后 蘇轍 、 秦觀 等都曾登 黃樓 ,覽觀山川,吊水之遺跡,作 黃樓 之賦。后以“黃樓”為登覽山水,賦詩(shī)作文,以頌功德的典實(shí)。 宋 晁沖之 《再至徐州示諸弟》詩(shī):“南尋 白門 傍山麓,西望 黃樓 行水濱。還家作詩(shī)示羣從,早晚一游攜二 陳 ?!?明 李東陽(yáng) 《長(zhǎng)至祀陵紀(jì)行》詩(shī):“ 黃樓 作賦思攜客, 紫塞 論兵念守夷?!?清 錢謙益 《徐州雜題》詩(shī)之一:“何復(fù)詩(shī)成無(wú)一事,羽衣吹笛坐 黃樓 。”
行水
(1).行于水上?!吨芏Y·考工記序》:“作車以行陸,作舟以行水?!?/p>
(2).流動(dòng)的水;水流?!端貑?wèn)·五常政大論》:“地裂冰堅(jiān),少腹痛,時(shí)害於食,乘金則止水增,味迺咸,行水減也?!?王冰 注:“行水,河渠流注者也。” 清 阮元 《清遠(yuǎn)峽記》:“此二山( 七里瀧 、 羚羊峽 ),行水之地形皆與 清遠(yuǎn) 等,而 羚羊峽 過(guò) 廣西 一省之水為尤巨?!?/p>
(3).使水流通;治水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 禹 之行水也,行其所無(wú)事也?!薄稘h書·溝洫志》:“令吏民勉農(nóng),盡地利,平繇行水,勿使失時(shí)?!?宋 曾鞏 《襄州宜城縣長(zhǎng)渠記》:“后世欲行水溉田者,往往務(wù)躡古人之遺跡,不考夫山川形勢(shì)古今之同異,用力多而收功少。”
(4).謂用水潔身以祈佛?!赌鲜贰R竟陵王子良傳》:“數(shù)于邸園營(yíng)齋戒,大集朝臣眾僧,至賦食行水,或躬親其事?!?/p>
(5).方言。指水路口的過(guò)路費(fèi)、買路錢;亦指正當(dāng)?shù)亩愂?、養(yǎng)路費(fèi)。 黃谷柳 《蝦球傳·渡船》:“他不是 鶴山 人,他斗膽來(lái)設(shè)卡收行水?!?/p>
巡視水勢(shì)。《國(guó)語(yǔ)·晉語(yǔ)九》“三年而 知氏 亡” 三國(guó) 吳 韋昭 注:“ 知伯 與 韓 魏 伐 趙襄子 ,圍 晉陽(yáng) 而灌之,城不浸者三版。 知伯 行水, 魏桓子 御, 韓康子 驂乘?!薄稏|周列國(guó)志》第八四回:“到第二日, 智伯 親自行水,遂治酒於 懸甕山 ,邀請(qǐng) 韓 魏 二將軍同視水勢(shì)?!?/p>
晃沖之名句,再至徐州示諸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