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濮肅《述懷》:
人生天地間,自顧一何小。
寧同避釣魚,敢學(xué)驚弓鳥。
物理自悠悠,世情多擾擾。
桃源眼底是,何必尋云表。
注釋參考
桃源
(1).“ 桃花源 ”的省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山齋詩(shī)》:“桃源驚往客,鶴嶠斷來賓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(shī):“緬思桃源內(nèi),益嘆身世拙。” 明 張煌言 《贈(zèng)盧牧舟大司馬》詩(shī):“ 并州 正有來蘇望,忍説桃源可避 秦 ?!?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(yǔ)》二八:“他們?nèi)狈ο喈?dāng)?shù)膴蕵?,du{1-1}博也是一條出路。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?!眳⒁姟?桃花源 ”。
(2).指 桃源洞 。 唐 李涉 《贈(zèng)長(zhǎng)安小主人》詩(shī):“仙路迷人應(yīng)有術(shù), 桃源 不必在深山?!?元 任昱 《清江引·題情》曲:“ 桃源 水流清似玉,長(zhǎng)恨因緣誤。”參見“ 桃源洞 ”。
(3). 宋 時(shí) 臨安縣 嘉會(huì)門 外 泠水峪 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 桃源 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 蘇軾 《介亭餞楊杰次公》詩(shī)“丹青明滅 風(fēng)篁嶺 ,環(huán)佩空響 桃花源 ”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 泠水峪 在 嘉會(huì)門 外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為城南勝概,舊呼 桃源 ,游人多集焉。”
眼底
眼底 (yǎndǐ) 用某種器械通過瞳孔所能觀察到的眼內(nèi)構(gòu)造。如:脈絡(luò)膜、視網(wǎng)膜、視神經(jīng)ru{1-1}頭等 the bottoms of eyes 眼前;眼里 right before one’s eyes 登樓一望,全城景色盡收眼底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(yǔ)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云表
(1).云外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立脩莖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。” 唐 李肇 《唐國(guó)史補(bǔ)》卷下:“ 牟 吹笛天下第一,日夜泛江,維舟吹之,寥亮逸發(fā),上徹云表?!?元 倪瓚 《七月十四日對(duì)雨》詩(shī):“稍開云表月,還掩篋中書?!?魯迅 《華蓋集·犧牲謨》:“我保你將來銅像巍巍,高入云表。”
(2).借指上天,上蒼。 清 厲鶚 《小雪初晴訪敬身于城南同游梵天講寺》詩(shī):“愿服埽塔衣,頂禮向云表。”
(3).奏疏,表章?!镀邍?guó)春秋平話后集》卷中:“吾今用上等劍客擔(dān)住云表,申?yáng)|海龍王請(qǐng)五百條毒龍,今晚來到,共你大戰(zhàn)?!?明 夏完淳 《五子詩(shī)·邵景說》:“寡欲棄塵物,幽棲抗云表。”
濮肅名句,述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