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繼先朝衛(wèi)與英,能移孝友作忠貞
出自唐代李逢吉《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》:
直繼先朝衛(wèi)與英,能移孝友作忠貞。
劍門失險(xiǎn)曾縛虎,淮水安流緣斬鯨。
黃閣碧幢惟是儉,三公二伯未為榮。
惠連忽贈(zèng)池塘句,又遣羸師破膽驚。
注釋參考
先朝
(1).前朝,多指上一個(gè)朝代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昔 揚(yáng)子云 ,先朝執(zhí)戟之臣耳。” 宋 蘇軾 《司馬溫公神道碑》:“又論 濮安懿王 ,當(dāng)準(zhǔn)先朝封贈(zèng)期親尊屬故事,天下韙之?!?清 顧炎武 《常熟歸生晟陳生芳績書來以詩答之》:“先朝舊事君休問,鼓角凄其滿御街?!?黃人 《<錢牧齋文鈔>序》:“迨北師南下,首僉降表,不能取巧於先朝者,欲為 馮道 、 王溥 ,以收桑榆之效?!?/p>
(2).指先帝?!赌鲜贰ぴ觽鳌罚骸?武帝 詔曰:‘ 袁粲 、 劉彥節(jié) 并與先朝同奬 宋 室?!?宋 蘇軾 《縣榜》:“先朝值夷狄懷服,兵革寖息,而又體質(zhì)恭儉,在位四十有二年?!?/p>
孝友
(1).事父母孝順、對(duì)兄弟友愛?!对姟ば⊙拧ち隆罚骸昂钫l在矣, 張仲 孝友?!?毛 傳:“善父母為孝,善兄弟為友?!薄逗鬂h書·韓棱傳》:“ 棱 四歲而孤,養(yǎng)母弟以孝友稱。及壯,推先父餘財(cái)數(shù)百萬與從昆弟,鄉(xiāng)里益高之?!?唐 韓愈 《楚國夫人墓志銘》:“夫人在家,以聰明孝友為父母所偏愛?!?宋 王安石 《送郊社朱兄除郎東歸》詩:“宦游雖晚何妨久,餓顯從來不必高,孝友父兄家法在,想能清白遺兒曹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李生孝友》:“余因嘆其處人倫之變,而孝友不失其常,可謂賢矣?!?/p>
(2).指對(duì)兄弟友愛?!稌ぞ悺罚骸拔┬⒂鸯缎值?,克施有政。”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 文王 在母不憂,在傅弗勤,處師弗煩,事王不怒,孝友二 虢 ,而惠慈二 蔡 ,刑于 大姒 ,比於諸弟。” 韋昭 注:“善兄弟為友。二 虢 , 文王 弟 虢仲 、 虢叔 ?!?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四》:“ 城 孝友,不忍與其弟異處,皆不娶,給侍終身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議論》:“昔 王祥 、 王覽 當(dāng) 東漢 之末,兄弟隱居者三十餘年,以孝友著名于世?!?清 劉大櫆 《張豹林墓志銘》:“先君性孝友,以授徒為生,而所得館俸,輒分以與諸兄弟無難色?!?/p>
作忠
盡忠。 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今詳其詞意,蓋言君子之作忠効勞如此,而羣小之妨賢蠹國如彼?!?/p>
李逢吉名句,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