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意能酬德,云孫喜庇身
出自唐代陳彥博《恩賜魏文貞公諸孫舊第以導(dǎo)直臣》:
阿衡隨逝水,池館主他人。
天意能酬德,云孫喜庇身。
生前由直道,歿后振芳?jí)m。
雨露新恩日,芝蘭舊里春。
勛庸留十代,光彩映諸鄰。
共賀升平日,從茲得諫臣。
注釋參考
天意
(1) [will of Heaven;God's will]∶上天的意旨
(2) [emperor's intention]∶帝王的心意
詳細(xì)解釋(1).上天的意旨?!赌印ぬ熘旧稀罚骸绊樚煲庹?,兼相愛(ài),交相利,必得賞;反天意者,別相惡,交相賊,必得罰?!薄稘h書(shū)·禮樂(lè)志》:“王者承天意以從事,故務(wù)德教而省刑罰?!?宋 蘇軾 《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》詩(shī):“吾儕流落豈天意,自坐迂闊非人擠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九十回:“人心天意,他們兩個(gè)竟是天配的了?!?老舍 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凡事都有天意,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,管它干到幾時(shí)為止?”
(2).帝王的心意。 唐 杜甫 《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》詩(shī):“詔書(shū)引上殿,奮舌動(dòng)天意。” 唐 王建 《上裴度舍人》詩(shī):“天意皆從彩毫出,宸心盡向紫煙來(lái)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一:“ 仁廟 晚未得嗣,天意頗無(wú)聊?!?/p>
(3).自然的意趣。 宋 梅堯臣 《墨竹》詩(shī):“如將石上蕭蕭枝,生向壁間天意足?!?/p>
酬德
亦作“醻德”。報(bào)答恩德?!短綇V記》卷一九五引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紅線(xiàn)》:“憂(yōu)往喜還,頓忘於行役;感知酬德,聊副於心期。”《隸續(xù)·漢司空孔扶碑》 宋 洪適 釋?zhuān)骸吧w是懷恩醻德之碑,非表阡納壙之文也。” 清 吳定 《為人后者后大宗說(shuō)》:“今無(wú)后而遂絶之,非所以尊祖也,非酬德大宗以固宗盟也。”
云孫
(1).從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孫。亦泛指遠(yuǎn)孫。《爾雅·釋親》:“仍孫之子為云孫?!?郭璞 注:“言輕遠(yuǎn)如浮云。” 唐 杜甫 《喜聞盜賊總退口號(hào)》之五:“ 大歷 三年調(diào)玉燭, 玄元皇帝 圣云孫?!?宋 陸游 《鏡湖西南有山作短歌》:“云孫相遇不相識(shí),笑問(wèn)塵世今何年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二》:“當(dāng)年始祖初遷地,此日云孫再造家?!?/p>
(2).即天孫。星名。 元 薩都剌 《雪米》詩(shī):“云孫捧出南箕簸,月姊舂來(lái)北斗量?!?/p>
陳彥博名句,恩賜魏文貞公諸孫舊第以導(dǎo)直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