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送馮元通帥夔》:
烈士志徇名,仁人思愛日。
馮公杖節(jié)歸,頗全忠孝術(shù)。
狂童昔兆亂,天常幾反易。
大臣清國屯,公實(shí)預(yù)謀畫。
白士為臺(tái)郎,未省聞在昔。
義為軒冕重,功在鐘鼎勒。
十載猶故官,念言為伊郁。
邇來升宰士,式序期日夕。
囊封卻復(fù)上,告去更甫力。
官榮豈不懷,志養(yǎng)不遑息。
顧我廢蓼莪,日念掃塋域。
公方詠南陔,肯為高官職。
絕裾舊疑溫,抗疏今師密。
都門行餞君,視古無愧色。
柔甘既獲奉,中外等事國。
雖是平生言,勉哉宣澤□。
注釋參考
故官
(1).以前所居的官職?!妒酚洝ぬK秦列傳》:“ 燕王 曰:‘先生復(fù)就故官。’益厚遇之。”《漢書·路溫舒?zhèn)鳌罚骸笆孪露冗|將軍 范明友 、太僕 杜延年 問狀,罷歸故官?!?三國 魏 杜摯 《贈(zèng)毌丘儉詩》:“ 釋之 宦十年,位不增故官?!?/p>
(2).先前的屬官?!妒酚洝堌┫嗔袀鳌罚骸白雍?臾 代,六歲,坐為 九江 太守受故官送有罪,國除?!?/p>
伊郁
(1).憂憤郁結(jié)。《文選·何晏<景福殿賦>》:“感乎溽暑之伊鬱,而慮性命之所平?!?李善 注:“伊鬱,煩熱貌?!?呂向 注:“溽暑伊鬱,氣不通也……伊鬱,不通而憂乎。” 唐 馬總 《意林·正論》:“見信之臣,囊括守祿;疏遠(yuǎn)之臣,言以賤廢。是以王綱縱弛于上,智士伊鬱于下?!?宋 蘇軾 《答程全父推官書》之二:“僕焚毀筆硯已五年,尚寄味此學(xué),隨行有《陶淵明集》,陶寫伊鬱,正賴此耳?!薄睹魇贰ね醯峦陚鳌罚骸暗缆沸鷤?,謂中宮役使僅數(shù)人,伊鬱致疾,阽危弗自保?!?/p>
(2).聚而不散貌。 金 黨懷英 《雪中》詩之三:“濕薪燒枯棘,距刺相拏撐。濃煙久伊鬱,微焰方晶熒?!?/p>
張嵲名句,送馮元通帥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