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郭印《游大隋山》:
我聞大隋名,夢(mèng)寐猶記錄。
得檄天彭道,喜氣和可掬。
出城六十里,崎嶇轉(zhuǎn)江曲。
山門忽斗上,危步依筇竹。
崩石帶煙云,異草羅澗谷。
寂鳥(niǎo)下窺人,累猿時(shí)掛木。
路窮才見(jiàn)寺,金碧煥雙目。
祖師古定光,燈冷無(wú)人續(xù)。
開(kāi)公生異世,大事如付囑。
僧言山長(zhǎng)陰,朝暮云容蹙。
茲辰為我晴,疊岫堆濃綠。
虛閣倚秋風(fēng),一洗塵土俗。
舉手揖丹景,橫身跨白鹿。
十年勞問(wèn)訊,親到心始足。
坐久燭漸微,借榻云間宿。
山寒寐不成,窗外泉鳴玉。
注釋參考
異世
(1).不同時(shí)代。《漢書(shū)·王莽傳上》:“至於制作,與 周公 異世同符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七里瀨》詩(shī):“誰(shuí)謂古今殊,異世可同調(diào)?!?唐 韓愈 《進(jìn)士侯喜》:“或日接膝而不相知,或異世而相慕?!?/p>
(2).前代;前世?!稘h書(shū)·郊祀志下》:“王者各以其禮制事天地,非因異世所立而繼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異世,謂前代。”《文選·張悛<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>》:“正刑則罪非 晉 寇,從坐則異世已輕?!?呂向 注:“言正刑則 漢 魏 之時(shí)征伐不為 晉 寇也,若緣 孫皓 之坐,則是遠(yuǎn)祖應(yīng)輕也。” 宋 秦觀 《題彭景山傳神》:“﹝ 彭景山 ﹞年四十不幸喪明……以得喪觀之,豈異世有所負(fù)耶?”
(3).不同的世間。指陽(yáng)間與陰間。 晉 潘岳 《哀永逝文》:“思其人兮已滅,覽餘跡兮未夷。昔同途兮今異世,憶舊歡兮增新悲?!?/p>
(4).指去世在陰間的人?!端螘?shū)·何偃傳》:“﹝ 偃 ﹞卒官,時(shí)年四十六……﹝ 世祖 ﹞曰:‘ 何偃 遂成異世,美志長(zhǎng)往。’”《南齊書(shū)·王儉傳》:“ 儉 年德富盛,志用方隆,豈意暴疾……便為異世,奄忽如此,痛酷彌深?!?/p>
(5).后代;后世。 唐 元結(jié) 《辯惑》上篇:“是以惡蒙異世之誅,善及子孫之賞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(yǔ)·鴟夷子見(jiàn)黜》:“余感其事,故書(shū)之以為異世之戒云?!?清 曾國(guó)藩 《江忠烈公神道碑銘》:“余既揭其用兵始末,乃并述他行義,聲之銘詩(shī),用告異世治國(guó)聞?wù)??!?/p>
大事
大事 (dàshì) 重大的事件;重要的事情 great event;gigantic task an{1~1}殺是日常事件中的一件大事 將挾兵力以行大事?!濉?梁?jiǎn)⒊蹲T嗣同傳》 總的形勢(shì) overall situation 大事不好 大力從事;大規(guī)模從事 in a big way 大事渲染付囑
吩咐;叮囑。 唐 黃滔 《龜洋靈感禪院東塔和尚碑》:“故將儀貌若生而葢棺,晦朔不逾而啟土,從付囑也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乙志·臨川巫》:“巫知必死,正付囑后事,忽如人擊其背,即踣于地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嬰寧》:“生又付囑再四, 吳 鋭身自任而去。生由此飲食漸加,日就平復(fù)?!?/p>
郭印名句,游大隋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彩豆視頻去水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