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渚催新幄,桃源識故蹊
出自唐代劉長卿《和袁郎中破賊后軍行過剡中山水謹(jǐn)上太尉(即李光弼)》:
剡路除荊棘,王師罷鼓鼙。
農(nóng)歸滄海畔,圍解赤城西。
赦罪春陽發(fā),收兵太白低。
遠(yuǎn)峰來馬首,橫笛入猿啼。
蘭渚催新幄,桃源識故蹊。
已聞開閣待,誰許臥東溪。
注釋參考
蘭渚
(1).渚的美稱。 漢 公孫乘 《月賦》:“鵾雞舞于蘭渚,蟋蟀鳴于西堂?!薄段倪x·曹植<應(yīng)詔詩>》:“朝發(fā)鸞臺,夕宿蘭渚?!?呂向 注:“鸞臺、蘭渚,并路邊地,美言之也?!?唐 李賀 《嘲雪》詩:“昨日發(fā) 蔥嶺 ,今朝下蘭渚?!?宋 劉過 《西江月》詞之二:“冉冉煙生蘭渚,娟娟月掛愁村。”
(2).渚名。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。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謂, 蘭渚 在 紹興府 南二十五里,即 晉 王羲之 曲水賦詩處?!短m亭集序》所謂“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”,至今猶然。
桃源
(1).“ 桃花源 ”的省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山齋詩》:“桃源驚往客,鶴嶠斷來賓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緬思桃源內(nèi),益嘆身世拙。” 明 張煌言 《贈盧牧舟大司馬》詩:“ 并州 正有來蘇望,忍説桃源可避 秦 。” 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二八:“他們?nèi)狈ο喈?dāng)?shù)膴蕵?,du{1-1}博也是一條出路。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?!眳⒁姟?桃花源 ”。
(2).指 桃源洞 。 唐 李涉 《贈長安小主人》詩:“仙路迷人應(yīng)有術(shù), 桃源 不必在深山?!?元 任昱 《清江引·題情》曲:“ 桃源 水流清似玉,長恨因緣誤。”參見“ 桃源洞 ”。
(3).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 桃源 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 蘇軾 《介亭餞楊杰次公》詩“丹青明滅 風(fēng)篁嶺 ,環(huán)佩空響 桃花源 ”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為城南勝概,舊呼 桃源 ,游人多集焉?!?/p>
故蹊
原路;舊路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石門最高頂》詩:“來人忘新術(shù),去子惑故蹊。” 唐 李端 《酬前大理寺評事張芬》詩:“悵望成幽夢,依依識故蹊。” 唐 杜牧 《朱坡》詩:“ 漢 館留餘趾, 周 臺接故蹊。”
劉長卿名句,和袁郎中破賊后軍行過剡中山水謹(jǐn)上太尉(即李光弼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