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山中吟》:
自為山中歸,屢見歲華易。
不問眉間黃,唯觀鼻端白。
水石盡成趣,漁樵或爭席。
塵世未歸人,營營復(fù)何益。
注釋參考
水石
(1).指流水與水中之石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溱水》:“水石驚瀨,傳響不絶,商舟淹留,聆翫不已?!?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:“咆哮七十灘,水石相噴薄。” 宋 蘇軾 《石鐘山記》:“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,微風(fēng)鼓浪,水石相搏,聲如洪鐘?!?/p>
(2).猶泉石。多借指清麗勝景。 唐 李白 《經(jīng)亂后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》詩:“忽思 剡溪 去,水石遠清妙?!?五代 齊己 《將之匡岳過尋陽》詩:“此路便堪歸水石,何門更合向塵埃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》:“強策羸驂尋水石,忽驚幽鳥下煙林?!?宋 蘇軾 《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(jīng)歷》詩:“山川良甚似,水石亦堪儔。”
成趣
成為散步的場所。趣,同“ 趨 ”。《文選·陶潛<歸去來>》:“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(shè)而常關(guān)?!?李善 注:“《爾雅》曰:‘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,門外謂之趨,中庭謂之走?!?郭璞 曰:‘此皆人行步趨走之處,因以名。’” 逯欽立 校注:“成趣,成趨,成了散步塲所?!?/p>
謂自成佳趣。 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莊公瑾書畫》:“為人雅淡有高致,日登臨山水,所至成趣,遇知己,觴詠竟日?!?閻綱 《論陳奐生》:“信手拈來,涉筆成趣,嬉笑怒罵,皆成文章?!?/p>
漁樵
(1).打魚砍柴。 唐 高適 《封丘縣》詩:“我本漁樵 孟諸 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?!?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,侶魚鰕而友麋鹿?!?/p>
(2).漁人和樵夫。 唐 王維 《桃源行》:“平明閭巷掃花開,薄暮漁樵乘水入?!?宋 范成大 《攜家石湖賞拒霜》詩:“漁樵引入新花塢,兒女扶登小錦城?!?清 顧光旭 《弓插》詩:“隔水?dāng)酀O樵,橫斜壞木橋?!?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聽說夢》:“至于另有些夢為隱士,夢為漁樵,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,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,而卻思將吃飯范圍擴大起來?!?/p>
(3).指隱居。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奉和六月壬午應(yīng)令》:“神心重丘壑,散步懷漁樵?!?唐 杜甫 《村夜》詩:“胡羯何多難,漁樵寄此生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乘醉騎驢》:“乾坤傲,永不踏紅塵向市朝,真喚做圣世漁樵?!?/p>
爭席
爭坐位。表示彼此融洽無間,不拘禮節(jié)。《莊子·寓言》:“其往也,舍者迎將其家,公執(zhí)席,妻執(zhí)巾櫛,舍者避席,煬者避灶。其反也,舍者與之爭席矣。” 郭象 注:“去其夸矜故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除其容飾,遣其矜夸,混跡同塵,和光順?biāo)?,於是舍息之人與爭席而坐矣。” 唐 王維 《積雨輞川莊作》詩:“野老與人爭席罷,海鷗何事更相疑?” 金 元好問 《上致政馮內(nèi)翰》詩之二:“少日打門無俗客,老年爭席有樵夫?!?明 高啟 《出郊抵東屯》詩之四:“忽逢一田父,舍畊拜路隅。疑我是長官,恠我體貌殊……不能使?fàn)幭?,心?御寇 徒?!?/p>
釋文珦名句,山中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