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公溯《送劉文潛如吳下》:
已聚糧三月,聊為客數(shù)旬。
吾難留逸駕,此去立通津。
圣主坐中具,嘉謀思上陳。
請(qǐng)言堯舜道,第一在安民。
注釋參考
逸駕
(1).奔馳的車駕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冬日晚郡事隙詩(shī)》:“愿言稅逸駕,臨潭餌秋菊。” 唐玄宗 《<孝經(jīng)>序》:“希升堂者必自開戶牖,攀逸駕者必騁殊軌轍?!?邢昺 疏:“逸駕,謂奔逸之車駕也。” 清 黃鷟來 《詠懷》之十四:“翠節(jié)忽杳藹,逸駕難追攀。”
(2).高超地駕御事物。比喻才能出眾。 明 楊璉 《龍膏記·空訪》:“我小姐素慕你逸駕之才,且感你更生之德。” 明 李東陽(yáng) 《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韻奉答》:“知君尚有逸駕才,我馬虺隤當(dāng)避路?!?/p>
通津
(1).四通八達(dá)之津渡?!读簳の涞奂o(jì)上》:“追奔逐北,奄有通津?!?唐 皇甫冉 《西陵寄靈一上人》詩(shī):“ 西陵 遇風(fēng)處,自古是通津。” 明 邢昉 《雨后山家始見桃花》詩(shī):“閒宜臨淺水,暖欲傍通津。”
(2).喻顯要的職位。 晉 陶潛 《詠三良》:“彈冠乘通津,但懼時(shí)我遺?!?唐 司空?qǐng)D 《榜下》詩(shī):“三十功名志未伸,初將文字競(jìng)通津。”
晁公溯名句,送劉文潛如吳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