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枯棕》:
蜀門多棕櫚,高者十八九。
其皮割剝甚,雖眾亦易朽。
徒布如云葉,青黃歲寒后。
交橫集斧斤,凋喪先蒲柳。
傷時苦軍乏,一物官盡取。
嗟爾江漢人,生成復(fù)何有。
有同枯棕木,使我沈嘆久。
死者即已休,生者何自守。
啾啾黃雀啅,側(cè)見寒蓬走。
念爾形影干,摧殘沒藜莠。
注釋參考
蜀門
山名。即 劍門 。在 四川省 劍閣縣 北。山勢險峻,古為戍守之處。亦代稱 蜀 地。 唐 杜甫 《木皮嶺》詩:“季冬攜童稚,辛苦赴 蜀門 ?!?唐 黃滔 《明皇回駕經(jīng)馬嵬賦》:“長鯨入鼎兮中原,六龍迴轡兮 蜀門 ?!薄杜f唐書·陽惠元傳》:“南赴 蜀門 ,西定 涇 壘 。”
棕櫚
棕櫚 (zōnglǘ) 木名。棕櫚樹。一種棕櫚屬植物,高3—7米,莖直立,不分枝,為葉鞘形成的棕衣所包,葉叢生莖頂,向外開展,葉柄硬而長,葉片圓扇形,掌狀深裂,肉穗花序生于葉間,花黃色,核果集生成穗形,近球形,棕衣可制繩索、床墊等,葉可編帽子 palm杜甫名句,枯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恒生Ol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