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張孝祥《滿江紅》
秋滿蘅皋,煙蕪外、吳山歷歷。風乍起,蘭舟不住,浪花搖碧。離岸櫓聲驚漸遠,盈襟淚顆凄猶滴。問此情、能有幾人知,新相識。追往事,歡連夕。經舊館,人非昔。把輕顰淺笑,細思重憶。紅葉題詩誰與寄,青樓薄幸空遺跡。但長洲、茂苑草萋萋,愁如織。
注釋參考
蘭舟
蘭舟 (lánzhōu) 木蘭木制造的船。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對船的美稱 boat不住
(1).不停;不斷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千佛頌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?!?唐 李白 《早發(fā)白帝城》詩:“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?!?宋 岳飛 《小重山》詞:“昨夜寒蛩不住鳴,驚回千里夢,已三更?!?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喜色,不住的點頭?!?/p>
(2).用在動詞后,表示動作的目的沒有實現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補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詫異了。” 艾蕉 《雨》:“母親忍不住了,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?!?/p>
浪花
(1) [spray;spindrift]∶波浪互相沖擊或拍擊在別的東西上激起的水點和泡沫
(2) [specific episode of sb.'s life;specific phenomenon]∶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段或現象
(3) [expense freely]∶隨意亂花
詳細解釋(1).亦作“ 浪華 ”。波浪互相沖擊或拍擊在別的東西上激起的水點和泡沫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九二引 南朝 梁元帝 《鴛鴦賦》:“朝浮兮浪華,夜集兮江沙?!?唐 李白 《姑熟十詠·天門山》:“岸映松色寒,石分浪花碎?!?宋 陸游 《雨中獨坐》詩:“ 馬目山 頭雨腳昏, 龍津橋 下浪花翻?!?魯迅 《野草·死火》:“當我幼小的時候,本就愛看快艦激起的浪花,洪爐噴出的烈焰。”
(2).不結果實的花。也叫狂花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種瓜》:“無歧而花者,皆是浪花,終無瓜矣?!?/p>
(3).任意花費。 明 沉榜 《宛署雜記·宣諭》:“九月,説與百姓每:收割畢日,毋要浪花,守度。”
張孝祥名句,滿江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上帝模擬器修仙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