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郎引裾相庇,低首略潛形
出自宋代曾布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:
一夕還家醉,開戶起相迎。
為郎引裾相庇,低首略潛形。
情深無隱。
欲郎乘間起佳兵。
授青萍。
茫然撫嘆,不忍欺心。
爾能負(fù)心於彼,於我必?zé)o情。
熟視花鈿不足,剛腸終不能平。
假手迎天意,一揮霜刃。
窗間粉頸斷瑤瓊。
注釋參考
引裾
拉住衣襟。指 三國 魏 辛毗 拉住 文帝 衣襟堅(jiān)持諍諫的故事。見《三國志·魏志·辛毗傳》后以“引裾”喻人臣能據(jù)理直諫。 宋 張齊賢 《洛陽縉紳舊聞?dòng)洝ぐ仓辛畲蠖取罚骸俺羞z闕,君有小失,則正色直諫。大則犯顏觸鱗,方諸古之引裾斷鞅者,我無愧矣?!?明 歸有光 《士立朝以正直忠厚為本》:“其在於古,若排闥、折檻、引裾、壞麻之類,皆可以言正直也。”
低首
(1).低頭。恭順貌?!妒酚洝て綔?zhǔn)書》:“而富商大賈或蹛財(cái)役貧,轉(zhuǎn)轂百數(shù),廢居居邑,封君皆低首仰給?!?唐 柳宗元 《段太尉逸事狀》:“太尉為人姁姁,常低首拱手行步,言氣卑弱,未嘗以色待物?!?/p>
(2).低頭。羞愧貌。 明 張萱 《疑耀·三十六奉朝請(qǐng)》:“ 陶宏景 與從兄書:仕宦四十左右,作尚書郎……余今將五十矣,始作尚書郎,仰望古人,殊為低首?!?/p>
(3).低頭。折服貌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五十:“有婦人女子,村氓淺學(xué),偶有一二句,雖 李 、 杜 復(fù)生,必為低首者?!?/p>
(4).低頭。亦指佩服。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十二:“此老生平著述,全是一時(shí)火氣,不許今人低首古人,何嘗為解經(jīng)講學(xué)起見?!?/p>
潛形
隱藏形跡。 唐 呂巖 《酹江月》詞:“水虎潛形,火龍伏體,萬丈毫光烈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續(xù)稿·事物·戴進(jìn)傳》:“ 戴 嘗奔走南北,動(dòng)由萬里,潛形捉筆,經(jīng)幾春秋,無利祿以繫之也。” 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滅丑》:“天兵到此,鬼魅即潛形?!?/p>
曾布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