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鮑照《擬行路難》:
君不見柏梁臺。
今日丘墟生草萊。
君不見阿房宮。
寒云澤雉棲其中。
歌妓舞女今誰在。
高墳壘壘滿山隅。
長袖紛紛徒競世。
非我昔時千金軀。
隨酒逐樂任意去。
莫令含嘆下黃壚。
注釋參考
墳壘
墳墓。 唐 元稹 《贈左散騎常侍薛公神道碑》:“前年孟亡,今年仲死,撫視遺孤,瞻望墳壘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趙城虎》:“墳壘方成,虎驟奔來,賓客盡逃。”
山隅
亦作“ 山嵎 ”。山角;山曲。 漢 司馬相如 《美人賦》:“防火水中,避溺山隅?!薄段倪x·曹植<洛神賦>》:“微幽蘭之芳藹,步踟躕於山隅?!?張銑 注:“徐步徘徊於山之隅角?!?清 侯方域 《宦官論》:“昔西山之狐往見南山之虎,曰:‘子跋踄林薄之間,日一得食,何其憊也!誠能假我以皮毛與牙爪,子安坐山嵎之中,而飲食不乏?!?/p>
鮑照名句,擬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