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史達(dá)祖《滿江紅》
好領(lǐng)青衫,全不向、詩書中得。還也費(fèi)、區(qū)區(qū)造物,許多心力。未暇買田清潁尾,尚須索米長安陌。有當(dāng)時(shí)、黃卷滿前頭,多慚德。思往事,嗟兒劇。憐牛後,懷雞肋。奈棱棱虎豹,九重九隔。三徑就荒秋自好,一錢不直貧相逼。對(duì)黃花、常待不吟詩,詩成癖。
注釋參考
有當(dāng)
猶言有定數(shù)?!冻o·九歌·大司命》:“固人命兮有當(dāng),孰離合兮可為!”
適合;合宜。 魯迅 《致國務(wù)院國徽擬圖說明書》:“惟歷史殊特,異乎 歐 西,彼所尚者,此不能用,自應(yīng)遠(yuǎn)據(jù)前史,更立新圖,確有本抵,庶幾有當(dāng)。”
黃卷
(1).書籍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雜碎故事,蓋是窮巷諸生,章句之士,吟詠而向枯簡,匍匐以守黃卷者所宜識(shí)。” 楊明照 校箋:“古人寫書用紙,以黃蘗汁染之防蠹,故稱書為黃卷?!?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舉賢》:“黃卷之中,圣賢備在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黃卷看來消白日,朱絃動(dòng)處引清風(fēng)。”
(2).指記錄官吏功過,考核能否稱職的專門文書。 唐 杜甫 《遣悶奉呈嚴(yán)公二十韻》:“黃卷真如律,青袍也自公?!?仇兆鰲 注引《唐會(huì)要》:“ 天寶 四載十一月,勅御史依舊置黃卷,書闕失,每歲委知雜御史長官比類能否,送中書門下,改轉(zhuǎn)日褒貶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四》:“食畢,則主簿持黃卷揖曰:‘請舉事。’于是臺(tái)院長白雜端曰:‘舉事?!瘎t舉曰:‘某姓侍御史有某過,請準(zhǔn)條?!鞑緯!?/p>
(3).詔敕。 宋 陸游 《乞致仕札子》二:“萬簽黃卷,悵已負(fù)于初心;十具烏犍,冀獲安于故里。”
(4).指道書或佛經(jīng)。因佛道兩家寫書用黃紙。 唐 皎然 《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樓望昆山寺白鶴觀亦清道人并沉道士》詩:“耳目何所娛,白云與黃卷?!?/p>
前頭
前頭 (qiántou) 前面 in front 先烈們在我們的前頭犧牲了 面前;跟前 in front of 王母前頭作伴行 今后,將來 future 總想著前頭的事 以前 before;formerly 又犯了前頭的舊病慚德
亦作“慙德”。因言行有缺失而內(nèi)愧于心?!稌ぶ衮持a》:“ 成湯 放 桀 于 南巢 ,惟有慙德,曰:‘予恐來世以臺(tái)為口實(shí)?!薄逗鬂h書·郭太傳》:“﹝ 蔡邕 ﹞謂 涿郡 盧植 曰:‘吾為碑銘多矣,皆有慙德,唯 郭有道 無愧色耳?!?唐 李白 《與賈少公書》:“方之二子,實(shí)有慚德,徒塵忝幕府,終無能為?!?章炳麟 《中華民國解》:“其素性貪饕,以苞萱為應(yīng)有,慙德在躬,即無以廉問羣吏?!?/p>
史達(dá)祖名句,滿江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