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杜甫《草堂》
昔我去草堂,蠻夷塞成都。今我歸草堂,成都適無虞。
請陳初亂時,反復(fù)乃須臾。大將赴朝廷,群小起異圖。
中宵斬白馬,盟歃氣已粗。西取邛南兵,北斷劍閣隅。
布衣數(shù)十人,亦擁專城居。其勢不兩大,始聞蕃漢殊。
西卒卻倒戈,賊臣互相誅。焉知肘腋禍,自及梟獍徒。
義士皆痛憤,紀(jì)綱亂相逾。一國實(shí)三公,萬人欲為魚。
唱和作威福,孰肯辨無辜。眼前列杻械,背后吹笙竽。
談笑行殺戮,濺血滿長衢。到今用鉞地,風(fēng)雨聞號呼。
鬼妾與鬼馬,色悲充爾娛。國家法令在,此又足驚吁。
賤子且奔走,三年望東吳?;∈赴到#y為游五湖。
不忍竟舍此,復(fù)來薙榛蕪。入門四松在,步屟萬竹疏。
舊犬喜我歸,低徊入衣裾。鄰舍喜我歸,酤酒攜胡蘆。
大官喜我來,遣騎問所須。城郭喜我來,賓客隘村墟。
天下尚未寧,健兒勝腐儒。飄搖風(fēng)塵際,何地置老夫。
于時見疣贅,骨髓幸未枯。飲啄愧殘生,食薇不敢馀。
注釋參考
肘腋
肘腋 (zhóuyè) 胳膊肘兒和腋窩 elbow and armpit 比喻非常近的地方(多用于禍患的發(fā)生) the vicinity;close quarters 變生肘腋自及
謂自作自受,自身遭受其禍?!蹲髠鳌る[公元年》:“ 公子呂 曰:‘國不堪貳,君將若之何?欲與 大叔 ,臣請事之;若弗與,則請除之,無生民心?!唬骸疅o庸,將自及?!薄缎挛宕贰るs傳五·李彥威》:“ 彥威 臨刑大呼曰:‘賣我以滅口,其如神理何?’顧 廷范 曰:‘勉之,公行自及!’遂見殺?!?/p>
梟獍
亦作“ 梟鏡 ”。舊說梟為惡鳥,生而食母;獍為惡獸,生而食父。比喻忘恩負(fù)義之徒或狠毒的人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永寧寺》:“若 兆 者蜂目豺聲,行窮梟獍,阻兵安忍,賊害君親。” 范祥雍 校釋:“《漢書》二十五《郊祀志》:‘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。’ 孟康 注:‘梟,鳥名,食母;破鏡,獸名,食父?!歧R即是獍。此以比喻很戾忘恩之人?!薄段簳ざ鱾唫鳌ず顒偂罚骸霸鵁o犬馬識主之誠,方懷梟鏡返噬之志。” 唐 元稹 《捉捕歌》:“外無梟鏡援,內(nèi)有熊羆驅(qū)?!辩R,一本作“ 獍 ”。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論俠》:“誰料主公信任 伯嚭 ,容梟獍之在庭。”《中國國{1|1}民{1*1}dang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》:“蓋小軍閥之末路,倒行逆施,久已梟獍之不若矣。”
杜甫名句,草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