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古相傳,昌陽勝地,好修六度三壇
出自元代王處一《滿庭芳 贈萊陽縣宰劉顯武》:
今古相傳,昌陽勝地,好修六度三壇。
休心絕慮,頤養(yǎng)紫金丹。
玉洞收歸萬化,昆岡上、風(fēng)月珊珊。
云光聚,三田結(jié)秀,返老變童顏。
玄關(guān)牢鎖閉,金嬰玉姹,仙詔追攀。
掛六天如意,復(fù)采芝蘭。
杳杳長天高舉,飄飄聚、羅列仙班。
君知否,緣深行廣,達(dá)道本非難。
注釋參考
今古
(1).現(xiàn)時與往昔。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議論證據(jù)今古,出入經(jīng)史百子?!?宋 蘇軾 《夜直秘閣呈王敏甫》詩:“共誰交臂論今古,只有閑心對此君?!?/p>
(2).謂古往今來,從古到今。
(3).過去、往昔。亦借指消逝的人事、時間?!侗笔贰ぱq傳》:“汝既未來,便成今古,緬然永別,為恨何言!” 唐 王昌齡 《同從弟銷南齋玩月》詩:“冉冉幾盈虛,澄澄變今古?!?元 趙孟頫 《聞?chuàng)v衣》詩:“人間俯仰成今古,何待他時始惘然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蝶戀花》詞:“不恨天涯行役苦,只恨西風(fēng),吹夢成今古?!?/p>
相傳
相傳 (xiāngchuán) 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tradition has it that… 相傳這事發(fā)生在北方 遞相傳授 hand down;pass on昌陽
菖蒲別名。昌,通“ 菖 ”。 唐 韓愈 《進(jìn)學(xué)解》:“忘己量之所稱,指前人之瑕疵。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,而訾醫(yī)師以昌陽引年,欲進(jìn)其豨苓也?!卑矗?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名醫(yī)別錄》認(rèn)為昌陽、昌蒲是二物,自 韓愈 謂“昌陽引年”,作為一物,其后 宋 代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即承其說,以昌陽為昌蒲別名?!秴问洗呵铩分^冬至后五十七日,昌蒲始生。據(jù)此,昌蒲得名昌陽,以其得陽氣而昌盛。參閱《呂氏春秋·任地》、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方物》。參見“ 昌蒲 ”。
勝地
勝地 (shèngdì)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famous scenic spot 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北方的一個避暑勝地好修
喜愛修飾儀容。借指重視道德修養(yǎng)?!冻o·離騷》:“民生各有所樂兮,余獨好脩以為常?!薄冻o·離騷》:“汝何博謇而好脩兮,紛獨有此姱節(jié)?” 洪興祖 補注:“皆言好自脩潔也?!?
六度
(1).謂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、冬乃萬物之制度。《淮南子·時則訓(xùn)》:“制度,陰陽大制有六度:天為繩,地為準(zhǔn),春為規(guī),夏為衡,秋為矩,冬為權(quán)。繩者,所以繩萬物也;準(zhǔn)者,所以準(zhǔn)萬物也;規(guī)者,所以員萬物也;衡者,所以平萬物也;矩者,所以方萬物也;權(quán)者,所以權(quán)萬物也?!?/p>
(2).佛教語。又譯為“六到彼岸”?!岸取笔氰笪膒āramitā(波羅蜜多)的意譯。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(寂滅)之彼岸的六種法門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(jìn)、精慮(禪定)、智慧(般若)。 南朝 梁 王屮 《頭陁寺碑文》:“彼岸者,引之於有,則高謝四流,推之於無,則俯弘六度?!?唐 姚合 《贈王山人》詩:“既能施六度,了悟達(dá)雙林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陸孟鳧墓志銘》:“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:君儒者也,于吾師之六度有合焉?!?/p>
王處一名句,滿庭芳 贈萊陽縣宰劉顯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僵尸逃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