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讎正對青藜月,關陜俄分畫戟風
出自宋代崔與之《送袁校書赴湖州別駕》:
奎壁光芒久聚東,奏篇入獻大明宮。
胸中抱負經(jīng)綸業(yè),筆下鋪張造化功。
四海高名如日揭,一襟和氣與春融。
誰知正大傳家學,惟有擎拳體國忠。
華踐峻登群玉表,清修屹立急流中。
校讎正對青藜月,關陜俄分畫戟風。
自喜合簪方袞袞,不堪分袂大忽忽。
送君悵望云帆別,顧我凋殘雪鬢蓬。
戢羽孤棲憐鶴病,脫身高舉羨冥鴻。
星躔已應魁三象,天路須知尺五通。
箬水臘前新蟻綠,橘洲霜后巨螯紅。
清談岸幘聊游戲,獻納歸班萬口同。
注釋參考
讎正
亦作“讐正”。1.校正?!缎绿茣と鍖W傳序》:“帝又讎正五經(jīng)繆缺,頒天下示學者,與諸儒稡章句為義疏,俾久其傳?!?清 章學誠 《校讎通義·校讎條理》:“夫博求諸本乃得讐正一書,則副本固將廣儲以待質也?!?梁啟超 《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七章第三節(jié):“ 乾 嘉 以還,學者多讎正 先秦 古籍,漸可得讀?!?/p>
(2). 唐 代官名。掌??睍?。 宋 洪邁 《容齋五筆·詳正學士》:“ 唐太宗 時,命秘書監(jiān) 魏徵 寫四部羣書,將藏內(nèi)府,置讎正二十員。后又詔 虞世南 、 顏師古 踵領之,功不就。 顯慶 中罷讎正官,使散官隨番刊正?!?/p>
青藜
(1).指藜杖。 唐 劉言史 《山中喜崔補闕見尋》詩:“鹿袖青藜鼠耳巾,潛夫豈解拜朝臣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晝寢》詩:“井徑從蕪漫,青藜亦倦抉?!?明 徐渭 《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觀潮夜歸示》詩之三:“ 阿宣 也鎖書堂去,獨曳青藜詠玉簪?!?/p>
(2).《三輔黃圖·閣》:“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,校書 天祿閣 ,專精覃思。夜有老人,著黃衣,植青藜杖,叩閣而進。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,老父乃吹杖端,煙然,因以見 向 ,授《五行洪范》之文??衷~説繁廣忘之,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。至曙而去,請問姓名,云:‘我是太乙之精,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者,下而觀焉?!焙笠蛞浴扒噢肌敝敢棺x照明的燈燭。 宋 王安石 《上元戲呈貢父》詩:“不知太一游何處,定把青藜獨照公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金蓮燭,祥光普照,喜得紅云飛繞,依稀似對青藜耀。” 清 陳鵬年 《冬日感懷》詩:“直廬夜檢青藜照,講幄朝呈《bai{1*1}虎通》?!?/p>
(3).借指苦讀之事。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則得妻》:“衣冠俊雅,為姻親青藜拋下?!?清 陳維崧 《滿江紅·悵悵詞》詞:“問何為潦倒、青藜筆硯。老大怕逢裘馬輩,顛狂合入煙花院?!?/p>
(4).借指讀書人。 明 夏完淳 《軍宴》詩之一:“自愧青藜陪客座,幸從 細柳 識軍威?!?/p>
關陜
指 陜西 地區(qū)。 陜西 古名 關中 ,故稱。 陳毅 《送沉張諸君赴延安》詩:“八載睽離望 關陜 ,五年風雨仗 延安 ?!?/p>
分畫
(1).亦作“ 分劃 ”。區(qū)分;劃分?!豆茏印っ鞣ń狻罚骸肮示枷嗯c,高下之處也,如天之與地也;其分畫之不同也,如白之與黑也?!?唐 元稹 《有酒》詩之一:“胡為沉濁以升清,矗然分畫高下程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上:“ 元豐 初,虜人來議地界, 韓丞相 名 縝 自樞密院都承旨出分畫?!?李新魁 《古音概說》第五章一:“韻圖中,等列的安排主要是按韻母元音發(fā)音狀況的不同來分劃的。”
(2).部署;調(diào)配?!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》:“兵多而分畫不明,將驕而政令不一?!?宋 司馬光 《論錢穀宜歸一札子》:“故能知其(天下錢穀)大數(shù),量入為出,詳度利害,變通法度,分畫移用,取彼有餘,濟此不足?!?/p>
崔與之名句,送袁校書赴湖州別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