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藤直上出云背,巖戶秘邃疑神緘
出自宋代韓維《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》:
群峰羅立青攙攙,中有佛廟名香嚴(yán)。
飛泉洶涌出峰后,四時(shí)激射蒼巖。
跳珠噴雪幾百丈,下{1~1}注坎險(xiǎn)鐘為三。
援蘿俯瞰石底凈,明鏡光溢青瑤函。
淙流上走渠為竇,左右吞嚙何其饞。
緣源散討不知極,但見洞穴爭嵚嵌。
攀藤直上出云背,巖戶秘邃疑神緘。
仰窺陰洞看懸乳,白龍垂須正{上髟下監(jiān)}鬖。
或凝如蓋覆宛宛,或散如指長摻摻。
有臺高下且十?dāng)?shù),如以勢位相臨監(jiān)。
平鋪老蘚柔可坐,誰藉綠罽遺不拈。
北山之石何瑣碎,形制一一如鐫鑱。
叩之清越諸谷應(yīng),不意此地聞韶咸。
已霜桂樹垂凍壁,未臘梅蕊輝晴嵐。
浮屠曰仙好事者,奄有勝跡窮搜探。
書之遠(yuǎn)寄龍山下,云此僅止存都凡。
先生以本來示我,謂我所好同甘鹹。
相期歷覽在他歲,事高意篤非予堪。
人生蕭散不易得,常苦世累為羈銜。
吾徒幸當(dāng)治平日,況又無事于牽貪。
便須巾車不可后,愿以幾杖從君南。
注釋參考
直上
(1).方位詞。上,上面。用于名物詞之后。 元 無名氏 《漁樵記》第二折:“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,耳邊廂颯剌剌風(fēng)又?jǐn)[?!?元 李景賢 《劉行首》第二折:“我身穿著百衲袍,腰纏著碌簌絳。頭直上丫髻三角。”
(2).向上,向前。 唐 丘為 《尋西山隱者不遇》詩:“絶頂一茅茨,直上三十里?!薄豆沤裥≌f·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,直上去趕?!?/p>
秘邃
隱秘幽邃。 宋 楊億 《受詔修書述懷感事》詩:“紛綸開四部,祕邃接千盧。”
韓維名句,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