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騎琵琶謂城酒,居人不覺行人愁
出自宋代戴表元《正仲復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》:
漸老之日來垂垂,已去之日不可追。
傷春畏老兩作惡,世事嘗與愁人隨。
忽得君家遣愁具,行歌日日春溪路。
不知愁緒逐詩來,更惜芳顏被春誤。
王孫草暗誰重游,曲江痛哭窮參謀。
燕騎琵琶謂城酒,居人不覺行人愁。
行人欲歸痿念起,白發(fā)逢春心未死。
水流花落無處尋,燕去鴻來何日已。
溪村此日更蕭然,強笑為君呼酒船。
黃雞喚日不待曉,蟠桃一熟三千年。
草間管樂真浪語,鳥雀應門蓬柱宇。
祗余平世畎畝心,夜半?yún)且髌L雨。
高人與虎能同居,壯士斷蛇應不殊。
年高漸欲置憂患,每賴君語相調(diào)娛。
昔日劉郎悲放逐,看花惆悵春無綠。
何如今日春愁曲,燦醉徉狂白云谷。
注釋參考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居人
居人 (jūrén) 住在家里的人;居民 inhabitant 巷無居人不覺
不覺 (bùjué) be unable to find 沒有發(fā)覺,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,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想不到,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,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不禁,不由得 cannot help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,兩個都不覺紅了臉?!獡P沫《青春之歌》行人
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(fā)露,瓚亦梟夷,故使鋒芒錯縮,厥圖不果?!度龂萘x》 行人駐足聽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戴表元名句,正仲復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