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琵琶撥到傷情處
出自元代邵亨貞《鳳來朝 擬清真 汴堤送別》:
駐馬隋堤路。
怨凌波、背人喚渡。
正琵琶撥到傷情處。
又底事、便輕去。
日照*紅無數(shù)。
酒杯乾、再三細(xì)語。
轉(zhuǎn)首又天涯暮。
怎約得、畫橈住
注釋參考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(gè)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(shí)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傷情
傷情 (shāngqíng) 傷勢 condition of an injury 觀察傷情 傷感 sentiment邵亨貞名句,鳳來朝 擬清真 汴堤送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0
糾錯(cuò)
猜你喜歡
詩詞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