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黼《挽陳有功》:
生平不肯負(fù)所學(xué),高潔清風(fēng)自凜如,逆孺殿巖辭特薦,暱交戚畹絕私書。
不矜虜館穿正鵠,甘向蠻溪佩左魚。
沅芷灃蘭香滿路,萬人慟哭護(hù)靈輿。
注釋參考
不矜
不驕傲;不夸耀。《書·大禹謨》:“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?duì)幠堋!?孔 傳:“自賢曰矜?!薄逗鬂h書·胡廣傳》:“不矜其能,不伐其勞?!?唐 韓愈 《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神道碑銘》:“秩秩而積,涵涵而停,韡為華英,不矜不盈?!?/p>
正鵠
(1).箭靶的中心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子曰:‘射有似乎君子,失諸正鵠,反求諸其身?!?鄭玄 注:“畫布曰正,棲皮曰鵠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正、鵠皆鳥名也。一曰:正,正也;鵠,直也。大射則張皮侯而棲鵠,賓射張布侯而設(shè)正也?!?唐 李咸用 《和友人喜相遇》詩之一:“且固初心希一試,箭穿正鵠豈無緣。” 王闿運(yùn) 《李仁元傳》:“然子知射乎?志正體直以求正鵠,此射者之所能也?!?/p>
(2).正確的目標(biāo)。 明 凌濛初 《<二刻拍案驚奇>小引》:“丁卯之秋事,附膚落毛,失諸正鵠,遲迴 白門 ,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(jì)者演而成説,聊舒胸中磊塊?!?孫中山 《北伐宣言》:“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(dá)到,然不失正鵠,以日躋於光明,則有斷然者。” 蔡元培 《普通教育和職業(yè)教育》:“只要在心理上使學(xué)生徹底明白體育的目的,是為鍛煉自己的身體,不是在比賽爭勝上,要使他們望正鵠做去?!?/p>
蠻溪
指南方的溪流。 宋 梅堯臣 《杜挺之贈(zèng)端溪圓硯》詩:“案頭蠻溪硯,其狀若圓璧。”按,此指 廣東 高要 之 端溪 。 明 區(qū)大相 《入羅滂水》詩:“潮響蠻溪合,林光瘴峒消?!?/p>
左魚
符契的左半。 唐 宋 時(shí)符契作魚形,故名。見《新唐書·車服志》、《宋史·兵志十》。 唐 杜牧 《新轉(zhuǎn)南曹未敘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》詩:“平生江海志,佩得左魚歸。” 宋 王楙 《野客叢書·郡守左符》:“ 唐 故事,以左魚給郡守,以右魚留郡庫,每郡守之官,以左魚合郡庫之右魚,以此為信?!币喾Q“ 左魚符 ”。 宋 楊萬里 《跋陸務(wù)觀<劍南詩稿>》詩之二:“ 劍外 歸乘使者車, 浙東 新得左魚符?!?/p>
朱黼名句,挽陳有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