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溫庭筠《定西番》:
捍撥紫槽金襯,雙秀萼,兩回鸞。
齊學漢宮妝樣,競嬋娟。
三十六弦蟬鬧,小弦蜂作團。
聽盡昭君幽怨,莫重彈。
注釋參考
捍撥
彈奏琵琶用的撥子。因其質地堅實,故稱。 唐 元稹 《琵琶歌》:“淚垂捍撥朱絃濕,冰泉嗚咽流鶯澀。”《新唐書·禮樂志十一》:“象牙為捍撥?!?前蜀 牛嶠 《西溪子》詞:“捍撥雙盤金鳳,蟬鬢玉釵搖動。” 宋 蘇軾 《諫買浙燈狀》:“﹝ 明皇 ﹞又令 益州 織半臂背子、琵琶捍撥、鏤牙合子等?!?/p>
秀萼
秀美的花萼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殷仲文<興矚>》:“青松挺秀萼,惠色出喬樹?!?宋 文同 《千葉鼓子花》詩:“柔條長百尺,秀萼包千葉?!?/p>
回鸞
(1).舊俗指婚后三日女偕婿歸省父母。又稱雙回門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二》:“今人三日后,女偕壻省父母,謂之‘回鸞’, 閩 人謂之‘轉馬’,蓋 春秋 時有‘回馬’之義也?!眳⒁姟?回門 ”。
(2).舞曲名。詳“ 回鸞舞 ”。
(1).古代舞曲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侍皇太子釋奠宴》詩:“《迴鸞》獻爵,摐金委奠。” 北周 庾信 《春賦》:“《陽春》《緑水》之曲,《對鳳》《迴鸞》之舞。”
(2).猶回鑾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和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》:“豈若欽明后,迴鸞 鷲嶺 岐。”
溫庭筠名句,定西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