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曾協(xié)《酹江月/念奴嬌》
苕溪古岸,有朱門初建,落成華屋。對(duì)啟園林隨杖履,迤邐柳蹊相屬。好是危亭,片峰迎面,獨(dú)立清溪曲。蕪城低遠(yuǎn),一塵不礙游目。公子豪飲方酣,夜堂深靜,隱隱鳴絲竹。卻盡春寒賓滿座,深酌葡萄新綠。密戶儲(chǔ)香,廣庭留月,待得清歡足。紛紛沾醉,四筵倒盡群玉。
注釋參考
苕溪
水名。有二源: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為 東苕 ,出 天目山 之北者為 西苕 。兩溪合流,由 小梅 、 大淺 兩湖口注入 太湖 。夾岸多苕,秋后花飄水上如飛雪,故名。 唐 羅隱 《寄第五尊師》詩:“ 苕溪 煙月久因循,野鶴衣製獨(dú)繭綸?!?宋 蘇軾 《泛舟城南會(huì)者五人》詩:“試選 苕溪 最深處,仍呼我輩不羈人?!?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(jì)丞相》詞:“喚取 謫仙 平章看,過 苕溪 ,尚許垂綸否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