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皓將拂衣,二疏能掛冠
出自唐代護(hù)國(guó)《歸山作》:
喧靜各有路,偶隨心所安。
縱然在朝市,終不忘林巒。
四皓將拂衣,二疏能掛冠。
窗前隱逸傳,每日三時(shí)看。
靳尚那可論,屈原亦可嘆。
至今黃泉下,名及青云端。
松牖見(jiàn)初月,花間禮古壇。
何處論心懷,世上空漫漫。
注釋參考
四皓
(1).指 秦 末隱居 商山 的 東園公 、 甪里先生 (甪,一作角)、 綺里季 、 夏黃公 。四人須眉皆白,故稱(chēng) 商山 四皓。 高祖 召,不應(yīng)。后 高祖 欲廢太子, 呂后 用 張良 計(jì),迎四皓,使輔太子, 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,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。事見(jiàn)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、《漢書(shū)·張良傳》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解嘲》:“ 藺生 收功於 章臺(tái) ,四皓采榮於 南山 ?!?唐 杜牧 《題青云館》詩(shī):“四皓有芝輕 漢祖 , 張儀 無(wú)地與 懷王 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(lèi)稿·辯證五·四皓考》:“《陳留志》云:‘ 東園公 姓 唐 ,名 秉 ,字 宣明 , 襄邑 人,常居園中,因以為號(hào); 夏黃公 姓 崔 ,名 廓 ,字 少通 , 齊 人,隱居 夏里 修道,故號(hào) 夏黃公 ; 甪里先生 , 河內(nèi) 軹 人, 泰伯 之后,姓 周 名 術(shù) ,字 元道 ,號(hào)曰 霸上先生 。’卻欠 綺里季 。 皇甫謐 《高士傳》載:‘ 綺里季 姓 朱 ,名 暉 ,字 文季 ?!娜嗽斠印枰浴端麟[》既引《陳留志》欠 園公 之名,失寫(xiě)也; 廓 與 廣 同,姓 黃 ,非 崔 ,文義順也; 甪里 既稱(chēng) 泰伯 之后,必 蘇 人,或寓居於 軹 也?!卑矗妒酚洝ち艉钍兰摇?司馬貞 索隱引《陳留志》作“ 園公 姓 庾 ”。參見(jiàn)“ 商山四皓 ”。
(2).指 南朝 齊 徐伯珍 兄弟四人?!赌鲜贰る[逸傳下·徐伯珍》:“﹝ 徐伯珍 ﹞家甚貧窶,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(duì),時(shí)人呼為‘四皓’?!?/p>
(3).泛指隱居不仕、年高望重的人。 明 張煌言 《懷王媿兩少司馬》詩(shī):“我昔曾上 嘉禾島 ,島上衣冠多四皓?!?/p>
拂衣
(1).提起或撩起衣襟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癌z 叔向 ﹞曰:‘姦以事君者,吾所能御也。’拂衣從之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拂衣,褰裳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乃有使酒之客,及於難侵之性,不能堪之,拂衣拔棘,而手足相及?!?/p>
(2).揮動(dòng)衣服。形容激動(dòng)或憤激。 漢 楊?lèi)?《報(bào)孫會(huì)宗書(shū)》:“是日也,拂衣而喜,奮袖低昂,頓足起舞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方正》:“ 孔 慨然曰:‘……今猶俎上腐肉,任人膾截耳?!妒欠饕露ァ!?唐 谷神子 《博導(dǎo)志·崔玄微》:“ 醋醋 怒曰:‘諸人即奉求,余不奉求?!饕露?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(tīng)稗》:“那班門(mén)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,不待曲終,拂衣散盡?!?/p>
(3).振衣而去。謂歸隱。 晉 殷仲文 《解尚書(shū)表》:“進(jìn)不能見(jiàn)危授命,忘身殉國(guó);退不能辭粟 首陽(yáng) ,拂衣高謝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述祖德》詩(shī):“高揖七州外,拂衣五湖里?!?唐 王維 《送張五歸山》詩(shī):“幾日同攜手,一朝先拂衣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世態(tài)紛紜,半生塵里朱顏老;拂衣不早,看罷傀儡鬧?!?/p>
二疏
亦作“ 二疎 ”。指 漢宣帝 時(shí)名臣 疏廣 與兄子 受 。 廣 為太傅, 受 為少傅,同時(shí)以年老乞致仕,時(shí)人賢之。歸日,送者車(chē)數(shù)百輛,設(shè)祖道,供張 東都門(mén) 外。 晉 張協(xié) 《詠史》:“藹藹 東都門(mén) ,群公祖二疎?!薄端鍟?shū)·韋世康傳》:“欲追蹤二 疎 ,伏奉尊命。” 唐 護(hù)國(guó) 《歸山作》詩(shī):“四皓將拂衣,二 疏 能掛冠?!?明 何景明 《蹇賦》:“予羨夫二 疏 之鑒止兮,齊縣輿而脫駕?!?/p>
掛冠
掛冠 (guàguàn) 辭官 resign from office 即解冠掛東都城門(mén),歸將家屬浮海,客于遼東?!逗鬂h書(shū)·逢萌傳》護(hù)國(guó)名句,歸山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