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欲將心何處盡,山河全露妙明中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丞相張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遠(yuǎn)人間事盡心於山》:
蕙櫋蘭橑濕青紅,衡岳湘江一望通。
曉日云煙隨幾杖,春風(fēng)花草近房櫳。
赤松未結(jié)忘機(jī)伴,綠野聊從避俗翁。
更欲將心何處盡,山河全露妙明中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山河
山河 (shānhé) 山嶺和河流,指國家的疆土 mountains and rivers—the land of a country 錦銹山河明中
(1).明燭中天。極言首飾之閃爍光華。 漢 王粲 《七釋》:“戴明中之羽雀,雜華鑷之葳蕤。珥照夜之雙璫,煥焴爚以垂暉。”
(2).通曉星象歷法。中,指中星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石闕銘》:“乃命審曲之官,選明中之士,陳圭置臬,瞻星揆地,興復(fù)表門,草創(chuàng)華闕?!?/p>
李彌遜名句,丞相張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遠(yuǎn)人間事盡心於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