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柱勵風威,錦軸含光輝。
出自唐朝儲光羲《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》
自初賓上國,乃到鄒人鄉(xiāng)。曾點與曾子,俱升闕里堂。
武皇恢大略,逸翮思寥廓。三居清憲臺,兩拜文昌閣。
為道既貞信,處名猶謇諤。鐵柱勵風威,錦軸含光輝。
夜聞持簡立,朝看伏奏歸。洞門清佩響,廣路玉珂飛。
驤首入丹掖,摶空趨太微。絲綸逢圣主,出入飄華組。
愔愔宿帝梧,侃侃居文府。海內(nèi)語三獨,朝端謀六戶。
善計在弘羊,清嚴歸仲舉。侍郎跨方朔,中丞蔑周處。
天眷擇循良,惟賢降寵章。分符指聊攝,為政本農(nóng)桑。
籍籍歌五袴,祁祁頌千箱。隨車微雨灑,逐扇清風飏。
既以遷列國,復(fù)茲鄰帝鄉(xiāng)。褰帷乃仍舊,坐嘯非更張。
居敬物無擾,履端人自康。薄游出京邑,引領(lǐng)東南望。
林晚鳥雀噪,田秋稼穡黃。成皋天地險,廣武征戰(zhàn)場。
道喪苦兵賦,時來開井疆。霏霏渠門色,晻晻制巖光。
徒念京索近,獨悲溱洧長。大明潛照耀,淑慝自昭彰。
昔歲幸西土,今茲歸洛陽。同焉知鄭伯,當輔我周王。
注釋參考
鐵柱
(1).鐵鑄的柱子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旅之咸》:“金樑鐵柱,千年牢固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淇水》:“東出今瀆,破故堰,其堰悉鐵柱、木石參用?!?唐 無名氏 《開河記》:“乃有數(shù)武夫拽 叔謀 ,脫去其衣,惟留犢鼻,縛鐵柱上,欲以銅汁灌之?!?宋 蘇軾 《兩橋詩·西新橋》:“千年誰在者,鐵柱 羅浮 西。”
(2).即柱卷。語出《后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法冠,一曰柱后,高五寸,以纚為展筩,鐵柱卷,執(zhí)法者服之?!?劉昭 注引 荀綽 《晉百官表》:“鐵柱,言其厲直不曲橈?!?唐 儲光羲 《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》詩:“鐵柱勵風威,錦軸含光輝?!?唐 溫庭筠 《病中書懷呈友人》詩:“豸冠簪鐵柱,螭首對金鋪?!眳⒁姟?柱卷 ”。
風威
(1).風的威力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蕪城賦》:“稜稜霜氣,蔌蔌風威?!?唐 杜甫 《夜》詩:“絶岸風威動,寒房燭影微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酬李子德二十四韻》:“不出風威滅,無營日影徐。”
(2).指風發(fā)出威力。 清 季開生 《十月初六發(fā)榆中抵魚河驛》詩:“振野涼風撲馬飛,孟冬絶塞已風威?!?/p>
(3).指教育風化的聲勢、威力?!逗鬂h書·循吏傳·王渙》:“在 溫 三年,遷 兗州 刺史,繩正部郡,風威大行。” 宋 蘇舜欽 《送杜密學赴并州》詩:“惠愛留 關(guān) 輔,風威入塞垣?!薄逗缅蟼鳌返谑兀骸袄隙髋_大人,風威霜厲,遠邇肅然,治晚生怎敢以私相干?”
(4).威勢。《南齊書·薛淵戴僧靜等傳論》:“觀茲猛毅,藉以風威,未必投車挾舟,然后勝敵?!?/p>
(5).猶威儀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精神頓生》:“帝見 張九齡 風威秀整,異於眾僚。”
錦軸
(1).錦、綾裝裱的卷軸。 清 錢澄之 《孤螢篇》:“能臨錦軸窺銀字,還拂瑤琴見玉徽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昌齡藏書》:“性耽書史,筑 謙益堂 ,丹鉛萬卷,錦軸牙籤,為一時之盛。”
(2).借指詔書。 明 吳承恩 《賀思翁受封障詞》:“昔年蘭省,已頒錦軸之榮;今日薇垣,又捧綸音之盛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