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同鄰幾避暑景德》:
脩廊環(huán)無端,華殿鳥斯革。
石鯨窺廣庭,金像飛半壁。
高槐十丈馀,涼葉散檐隙。
茲游得我所,烈日徒自赤。
體煩愜清潭,發(fā)散謝危幘。
彷徉或持書,靜默方對(duì)奕。
惟時(shí)驕陽甚,燥氣裂金石。
城郭困風(fēng)埃,田疇有憂色。
顧慚無用軀,獨(dú)此享嘉適。
舉頭望赤宵,安得片云黑。
滂沱為飛霖,一洗周八極。
注釋參考
彷徉
亦作“ 彷佯 ”。亦作“ 彷洋 ”。1.周游;遨游。《文選·宋玉<招魂>》:“彷徉無所倚,廣大無所極些?!?張銑 注:“彷徉,游行貌。”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:“故 吳王 欲內(nèi)以 鼂錯(cuò) 為討,處隨大王后車,彷徉天下。”《新唐書·盧藏用傳》:“﹝ 藏用 ﹞與兄 徵明 偕隱 終南 、 少室 二山,學(xué)練氣,為辟穀,登 衡 廬 ,彷洋 岷 峨 ?!?/p>
(2).徘徊?!度龂尽の褐尽す茌`傳》:“君夜在堂戶前,有一流光如燕爵者,入居懷中,殷殷有聲,內(nèi)神不安,解衣彷佯,招呼婦人,覓索餘光?!?晉 陸云 《悲郢》:“步江潭以彷徉,頻行吟而含瘁”。 宋 陸游 《庵中晚思》詩:“小庵摩腹獨(dú)彷徉,俗事紛紛有底忙?!?/p>
持書
官名。司理書簿?!逗鬂h書·杜林傳》:“ 隗囂 素聞 林 志節(jié),深相敬待,以為持書平?!?劉攽 《<東漢書>刊誤》:“案文多一‘平’字。蓋舊作‘治書’,讀者以‘平’音‘治’字, 章懷 已改,作‘持’,后人又妄留‘平’字也?!?唐 柳宗元 《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》詩:“執(zhí)簡寧循枉,持書每去邪。”集注引 孫汝聽 曰:“ 漢 有治書侍御史,后曰持書?!逗鬂h書》 蔡邕 舉高第,補(bǔ)侍御史,又轉(zhuǎn)持書御史,遷尚書。持書亦御史職也。”
靜默
靜默 (jìngmò) 人不說話,不出聲音 become silent 會(huì)場(chǎng)上靜默無聲 恭敬莊嚴(yán)地肅立,多表示哀悼 mourn in silence韓維名句,同鄰幾避暑景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活在島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