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喜雨》:
歷時書不雨,此法存春秋。
我請誅旱魃,天公信聞不。
魃去未出門,油云裹嵩丘。
蒙蒙三日雨,入土如膏流。
二麥返生意,百草萌芽抽。
農夫但相賀,漫不知其由。
魃來有巢穴,遺卵遍九州。
一掃不能盡,余孽未遽休。
安得風雨師,速遣雷霆搜。
眾魃誠已去,秋成儻無憂。
注釋參考
歷時
歷時 (lìshí) 所經過的時間 diachronic;last 這一戰(zhàn)役歷時六十五天春秋
春秋 (chūnqiū) 一年,四季 a year 春秋匪解,享祀不忒。——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 幾度風雨,幾度春秋 年齡 age 我國古代名,指公元前770—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史書名。儒家經典之一,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本之《春秋》以求其斷。——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蘇轍名句,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