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省題泰帝鼓瑟》:
雅樂聞琴瑟,相因泰昊前。
朱絲疑雜奏,素{1~1}女減哀弦。
破竹符終全,分魚目不全。
所馀裁五五,再續(xù)未綿綿。
損益時皆有,虧成理或然。
茫茫千古意,漢帝自誰傳。
注釋參考
朱絲
(1).紅色的絲繩?!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?晉侯 伐 齊 ,將濟(jì) 河 , 獻(xiàn)子 以朱絲繫玉二瑴而禱?!薄痘茨献印ふf山訓(xùn)》:“圣人用物若用朱絲約芻狗,若為土龍以求雨。” 章炳麟 《駁神我xian{1|1}政說》:“今假眾樂之言,以文飾其帝國主義,是猶借兼士之名,以文飾其兼併主義, 墨 孟 有知,必縈以朱絲,攻以雷鼓無疑也?!?/p>
(2).朱弦。用熟絲制的琴弦。 唐 劉禹錫 《調(diào)瑟詞》:“朱絲二十五,闕一不成曲。” 清 唐孫華 《種樹》詩:“珍材伐琴瑟,清音發(fā)朱絲?!?/p>
(3).借指琴瑟。 唐 元孚 《送李四校書》詩:“朱絲寫別鶴泠泠,詩滿紅箋月滿庭?!?宋 蘇軾 《渚宮》詩:“緑窗朱戶春晝閉,想見深屋彈朱絲?!?/p>
雜奏
謂俳優(yōu)及歌舞交相融合?!杜f唐書·音樂志二》:“《散樂》者,歷代有之,非部伍之聲,俳優(yōu)歌舞雜奏?!?任半塘 《唐戲弄》第二章四:“蓋‘俳優(yōu)’乃一種偏於科白之成分也,‘歌舞’乃另一種聲容之成分也,‘雜奏’謂此兩種成分互相融合,遂產(chǎn)生歌舞戲?!?/p>
哀弦
亦作“ 哀絃 ”。 1.悲涼的弦樂聲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哀弦微妙,清氣含芳。” 唐 杜甫 《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詩:“哀絃繞白雪,未與俗人操?!?宋 張先 《惜雙雙·溪橋寄意》詞:“斷夢歸云經(jīng)日去,無計(jì)使哀絃寄語?!?鄭振鐸 《屈原作品在中國文學(xué)史上的影響》:“﹝有良心的作家們﹞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……而發(fā)出同樣的哀弦促節(jié)的歌聲來?!?/p>
(2).喻指可憐的妻子。 林紓 《祭高梧州文》:“君出逾年,我搆家難,大喪甫除,哀絃中斷。”
王洋名句,省題泰帝鼓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