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明辯《頌古三十二首》:
垂鉤不似迷津客,張網(wǎng)誠非待兔人。
半夜烏雞何處去,天明吞卻玉麒麟。
注釋參考
垂鉤
(1).猶垂釣。 唐 李沛 《四水合流》詩:“羨魚猶未已,臨水欲垂鉤?!?清 顧炎武 《江上》詩之二:“江風吹回波,垂鉤魚不上。”
(2).謂木不揉治而自圓曲。古代常附會為太平的祥瑞?!抖Y記·禮運》“山出器車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《禮緯斗威儀》云:‘其政大平,山車垂鉤?!⒃疲骸杰嚕匀恢?。垂鉤,不揉治而自圓曲?!?/p>
迷津
迷津 (míjīn) 找不到渡口,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labyrinth;wrong path 此即迷津也,深有萬丈,遙亙千里?!都t樓夢》待兔
比喻墨守成規(guī)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,坐享其成。典出《韓非子·五蠹》 宋 人有耕田者,田中有株,兔走觸株,折頸而死,因釋其耒而守株,冀復得兔。 唐 歐陽詹 《送王式東游序》:“予懷待兔之固,猶伺北闕寢書之報; 公范 見變豹之理,將東游諸侯之國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臨川羨魚賦》:“亦猶射雉之子,即亡矢以胡為?待兔之人,非設罝而奚可?”
釋明辯名句,頌古三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大富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