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萬俟紹之《江神子/江城子》
十年心事上眉端。夢驚殘?,嵈昂?。云絮隨風,千里度關山。琴里知音無覓處,妝粉淡,釧金寬?,幭湟骶響兄乜?。憶前歡。淚偷彈。我已相將,飛棹過長安。為說崔徽憔悴損,須覓取,錦箋還。
注釋參考
相將
相將 (xiāngjiāng) 相隨,相伴 together 兩個相將旅游 將近,行將 be going to 有秦兵二十萬圍了 晉城 韓國,相將半月有余。——《秦併六國平話》飛棹
(1).飛快地劃槳。 唐 張說 《游洞庭湖湘》詩:“飛棹越溟波,維舟恣攀陟?!薄度龂萘x》第四五回:“﹝ 玄德 ﹞分咐畢,即與 云長 乘小舟,并從者二十餘人,飛棹赴 江 東?!?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趙子固孟堅》:“縣令往見之,飛棹入菰蒲?!?/p>
(2).飛快劃動的船。
(3).水軍名?!缎挛宕贰ず笫袷兰摇っ现椤罚骸?知祥 乃訓練兵甲,陰有王 蜀 之志。益置義勝、定遠驍鋭、義寧、飛棹等軍七萬餘人,命 李仁罕 、 趙廷隱 、 張業(yè) 等分將之。”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萬俟紹之名句,江神子/江城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