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陵渺渺若個邊,何時重泛洞庭船
出自宋代趙蕃《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》:
巴陵洞庭在何處,我昨移官向其所。
士所得者毛李康,兼之舊識祁之張。
毛公學(xué)問本伊洛,康李從之亦不惡。
皆能脫去科舉累,相與探求圣賢事。
張侯英爽固絕人,亦復(fù)降志相友親。
誰云巴陵洞庭側(cè),有此四士寧易得。
別來書疏猶數(shù)通,辰溪隸與巴陵同。
張侯再把蒸湘酒,別后不聞安與否。
遙知?dú)q晚巾屨從,當(dāng)亦念我窮山中。
嘗疑昔人重離別,生不相逢死何別。
偶逢鄂渚行人去,懶復(fù)作書題此句。
巴陵渺渺若個邊,何時重泛洞庭船。
注釋參考
巴陵
(1).舊縣名。 晉 太康 元年置,治所在今 湖南 岳陽 。1913年改名 岳陽縣 。
(2).郡名。 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置。治所在 巴陵 (今 湖南 岳陽 )。隋 開皇 九年廢。 唐 天寶 元年復(fù)置。 乾元 元年改稱 岳州 。 隋 末 羅縣 令 蕭銑 起兵,即以此為根據(jù)地。
(3).山名。在 岳陽縣 治西南,濱 洞庭湖 。據(jù)《元和郡縣圖志》卷二七:“昔 羿 屠巴蛇於 洞庭 ,其骨若陵,故曰 巴陵 ?!?唐 朱慶馀 《與龐復(fù)言攜酒望洞庭》詩:“帆自 巴陵山 下過,雨從 神女 峽邊來?!?/p>
渺渺
渺渺 (miǎomiǎo) 形容悠遠(yuǎn);久遠(yuǎn) remote 云海渺渺無際個邊
那邊。 唐 杜甫 《哭李尚書之芳》詩:“秋色凋春草,王孫若箇邊?!?明 夏完淳 《武塘元日和篆鴻》:“ 漢 國河山在,春風(fēng)若箇邊?!?/p>
何時
(1).什么時候。表示疑問?!冻o·九辯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時而得乾?” 唐 韓愈 《贈別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之六:“寄書 龍城 守,君驥何時秣?”《宋史·岳飛傳》:“或問:‘天下何時太平?’”
(2).什么時候。表示時間難以確定。 劉大白 《石下的松實(shí)》詩:“一棵松樹,落下許多松實(shí);不知何時,被壓著一塊大石?!?/p>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。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於洞庭之野?!?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。” 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?!?/p>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?!俄n非子·初見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?!?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。”參見“ 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。”參見“ 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趙蕃名句,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重歸能幾日,物意早如春。作者:沈亞之作品:宿后自華陽行次昭應(yīng)寄王直方
- 秋夜涼,秋夜涼,碧天如水涵月光作者:吳芾作品:續(xù)潘仲嚴(yán)秋夜嘆
- 倚竹風(fēng)神不勝情,裁云刻月斗輕明作者:李呂作品:和吳微明疏影橫斜水清淺七詠韻
- 早荷向心卷,長楊就影舒作者:李世民作品:賦得夏首啟節(jié)
- 四十五十兮無家,抑有慚兮夔女
- 佳節(jié)若為酬,盛與歌呼,勝卻秋蕭索
- 解劇扮,能兵嗽,表里都峭作者:柳永作品:傳華枝(大石調(diào))
- 清冷相照,邂逅俱歡,翠娥擁我,芳醞強(qiáng)斟作者:黃裳作品:宴春臺(初夏宴芙蓉堂)
- 寄花寄酒喜新開,左把花枝右把杯作者:司空圖作品:故鄉(xiāng)杏花
- 聽訟破秋毫,應(yīng)物利干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