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。
出自宋代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列傳·死節(jié)傳第二十》:
摘自《新五代史·列傳·死節(jié)傳第二十》
解釋:豹子死后留下珍貴的毛皮,人死后留下美名于后世。
原文摘要:
馀騎死戰(zhàn)。唐將夏魯奇素與彥章善,識 其語音,曰:“王鐵槍也!”舉槊刺之,彥章傷重,馬踣,被擒。莊宗見之,曰: “爾常以孺子待我,今日服乎?”又曰:“爾善戰(zhàn)者,何不守兗州而守中都?中都 無壁壘,何以自固?”彥章對曰:“大事已去,非人力可為!”莊宗惻然,賜藥以 封其創(chuàng)。彥章武人不知書,常為俚語謂人曰:“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。”其于忠義, 蓋天性也。莊宗愛其驍勇,欲全活之,使人慰諭彥章,彥章謝曰:“臣與陛下血戰(zhàn) 十馀年,今兵敗力窮,不死何待?且臣受梁恩,非死不能報,豈有朝事梁而暮事晉, 生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!”莊宗又遣明宗往諭之,彥章病創(chuàng),臥不能起,仰顧明宗, 呼其小字曰:“汝非邈佶烈乎?我豈茍活者?”遂見殺,年六十一。
注釋參考
豹死留皮
比喻留美名于身后。 宋 歐陽修 《王彥章畫像記》:“公本武人,不知書,其語質(zhì),平生嘗謂人曰: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?!w其義勇忠信出於天性而然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和州魯氏先塋神道碑銘》:“教授公訓(xùn)戒子姓,每稱引古語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’,斯其芳風(fēng)流塵,顧不遠(yuǎn)與?”
成語解釋豹子死了,皮留在世間。比喻將好名聲留傳于后世。豹死留皮出處《新五代史·王彥章傳》:“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?!笔褂美鋭t其人肉體雖死,精神永生。俗語說:‘人死留名,豹死留皮’,也就是這個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