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成大《小峨眉》:
三峨?yún)M大峨高,奔崖側(cè)勢倚半霄。
龍跧虎臥起且伏,旁睨沫水沱江朝。
禹從岷嶓過其下,奠山著藉稱雄豪。
告成歸來兩階舞,泗濱錫貢備九韶。
覽觀此石三嘆息,髣發(fā)蜀鎮(zhèn)俱迢嶢。
惜哉擊拊墮簨虛,偷送淮海還山椒。
降商訖周謹(jǐn)呵護(hù),磬氏無敢加鐫雕。
劉項蝸爭哄靈璧,血漂川谷流腥臊。
水官恐此被染涴,氈包席里吳中逃。
市門大隱閱千祀,苔衣塵綱薶孤標(biāo)。
尤物顯晦定有數(shù),昨者惠顧不待招。
我昔西游踏禹跡,暑宿光相披重貂。
十年境落臥游夢,摩挲壁畫雙鬢凋。
天憐愛山欲成癖,特設(shè)奇供慰寂寥。
恍然坐我寶巖上,疑有太古雪未消。
嵌根襞積巧入妙,峰頂箕踞貴不驕。
爐煙云浮布銀界,隙日虹貫?zāi)饦颉?br>是時歲杪臥衰疾,健起放杖驚兒曹。
龍鐘繞圍喜折屐,龜手拂拭寒侵袍。
太湖未暇商甲乙,羅浮天竺均鴻毛。
小峨之名神所畀,永與野老歸漁樵。
作詩賀我得石友,且以并賀茲丘遭。
注釋參考
太湖
太湖 (Tài Hú)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。位于江蘇省南部,正常水位時2250平方公里。周圍河流水網(wǎng)密布,為著名游覽區(qū) Taihu未暇
謂沒有時間顧及。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因 秦 宮室,據(jù)其府庫,作 洛 之制,我則未暇。” 漢 劉楨 《雜詩》:“馳翰未暇食,日昃不知晏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﹝ 鏡機(jī)子 曰:﹞‘此肴饌之妙也,子能從我而食之乎?’ 玄微子 曰:‘予甘藜藿,未暇此食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曾名品之未暇,何事理之能閑哉!”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如右所言,大抵關(guān)於種類,而於情偽得失,未暇論也。”
甲乙
(1).指春季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日在營室,昏參中,旦尾中,其日甲乙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其當(dāng)孟春、仲春、季春之時,日之生養(yǎng)之功,謂為甲乙?!薄豆茏印に臅r》:“是故春三月,以甲乙之日發(fā)五政?!?尹知章 注:“甲乙統(tǒng)春之三時也?!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安烊?、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。曰東方木,主春,日甲乙?!?唐 武則天 《唐明堂樂章·角音》:“扇條風(fēng),乘甲乙?!?/p>
(2).次第;等級。《關(guān)尹子·四符》:“有死立者,有死坐者,有死臥者,有死病者,有死藥者,等死,無甲乙之殊。”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:“校隊案部,前后有屯,甲乙相伍,戊己為堅。” 李賢 注:“甲乙謂相次也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三回:“恰好這回遇了官課,照例當(dāng)堂繳卷之后,匯送到衙門里,憑官用評定甲乙的?!?/p>
(3).評定優(yōu)劣。 宋 葉夢得 《石林燕語》卷八:“或言高下定於考試官,編排第受成而甲乙之,無預(yù)與奪?!?明 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·專愚》:“公讀書未識字,每附會知文,見制義,輒胡亂甲乙之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三:“﹝ 浣青 等五人﹞各呈詩請政,公欣然為甲乙之?!?/p>
(4).比并;相屬。 宋 陸游 《跋<中興間氣集>》:“議論凡鄙,與近世《宋百家詩》中小序可相甲乙。” 宋 沉作喆 《寓簡》卷一:“ 帝乙 歸妹者,言人君之德與帝者相甲乙,故能正人倫也?!?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筆墨研冠天下》:“ 韓偉升 所製,久藏膠力皆不乏精采,與新製敵,可與 李氏 父子甲乙者?!?/p>
(5).猶言數(shù)一數(shù)二。 唐 韓愈 《苗氏墓志銘》:“夫人年若干,嫁 河南 法曹 盧府君 ,諱 貽 ,有文章德行,其族世所謂甲乙者?!?/p>
(6).引申為稱譽,贊揚。 宋 葉適 《奉議郎鄭公墓志銘》:“君見弟益自力,鄉(xiāng)論多甲乙?!?/p>
(7).謂一一列舉?!赌淆R書·豫章文獻(xiàn)王嶷傳》:“事事甚多,不復(fù)甲乙?!?/p>
(8).甲科、乙科的并稱。 唐 蕭穎士 《江有歸舟》詩序:“今茲春連茹甲乙,淑問休闡,為時之冠?!?清 方苞 《祭張母吳夫人文》:“嗚呼!世俗之人,愿望子舉甲乙,歷科第,而死不恨者眾矣。” 清 魏源 《<明代食兵二政錄>敘》:“無論甲乙一第,未有終身不沾一祿者?!?/p>
(9).甲帳、乙?guī)さ牟⒎Q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大駕幸乎 平樂 ,張甲乙而襲翠被?!?唐 長孫佐輔 《古宮怨》詩:“草染文章衣下履,花黏甲乙床前帳。”詳“ 甲乙?guī)?”。
(10).指初更、二更。 明 唐寅 《唐長民壙志》:“讀書夜必踰甲乙,其興亦未嘗至漏盡也。”
(11).代詞。猶某某?!端螘ざY志二》:“某曹關(guān)太常甲乙啟辭。押。”
羅浮
山名。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。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,為 粵 中游覽勝地。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,道教稱為“第七洞天”。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,后多為詠梅典實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奉和山地》:“ 羅浮 無定所,鬱島屢遷移?!?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中:“ 南海 以竹為甑者,類見之矣,皆 羅浮 之竹也?!?元 張可久 《天凈沙·孤山雪夜》曲:“淡粧人在 羅浮 ,黃昏月上 西湖 ,翠袖翩翩起舞。” 清 屠宸楨 《疏影》詞:“酒醒黃昏,看足香痕,好夢 羅浮 重省?!眳⒁姟?羅浮夢 ”。
天竺
天竺 (Tiānzhú) 我國古代稱印度 India鴻毛
鴻毛 (hóngmáo) 鴻雁的毛,比喻極輕 a goose feather—something very light or insignificant范成大名句,小峨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