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頌《又兩絕》:
看雪宜臨廣路津,年年光景見長新。
不知滋液功多少,且慰東皋首種人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滋液
(1).謂滲透的汁液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滋液滲漉,何生不育!”
(2).汁液滲透。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神雀仍集,麒麟自至;甘露滋液,嘉禾櫛比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湍水》:“源傍悉生菊草,潭澗滋液,極成甘美?!?/p>
(3).特指唾液。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情性》:“口能啖嘗,舌能知味,亦能出音聲,吐滋液?!?/p>
多少
多少 (duōshǎo) 指量度或數(shù)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?!啤?杜牧《江南春絕句》 你有多少錢 或多或少;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(如數(shù)量或價格) so much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稍微 somewhat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疑問代詞 how many 問數(shù)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?!端疂G傳》 表示不定的數(shù)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——作了多少努力,得到了多少歡樂,只有這位業(yè)余作者才知道東皋
水邊向陽高地。也泛指田園、原野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辭蔣太尉辟命奏記》:“方將耕於東皋之陽,輸黍稷之稅,以避當涂者之路。” 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銘》:“以東皋所入,日為雞黍之具,故貧而常樂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宸游》:“見山川掩映,東皋麗日明,到處香車簇擁?!?/p>
首種
最先播種的莊稼。指稷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行冬令,則水潦為敗,雪霜大摯,首種不入?!?鄭玄 注:“舊説首種謂稷?!?孔穎達 疏:“按《考靈耀》云:日中星鳥,可以種稷。則百穀之內(nèi)稷先種,故云首種。首即先也,種在百穀之先也?!币徽f為麥。麥以秋種,故謂之首種。參閱 蔡邕 《月令章句》。
蘇頌名句,又兩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