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過《海棠得無字》:
步障蜀州錦,重重碧羅襦。
嬌多不勝春,十五未嬪夫。
我欲金屋之,貯以貢上都。
窈窕飛世間,穠李侍綠珠。
冶容致人疑,詎知非妖狐。
雉扇開綠綺,君王麗華俱。
后庭非無花,有寵爭得無。
八姨淡手抹,試妝不施朱。
不如玉環(huán)翠,睡起姿態(tài)殊。
人言花傾國,況乃下蔡乎。
注釋參考
金屋
華美之屋。 南朝 梁 柳惲 《長門怨》詩:“無復(fù)金屋念,豈照長門心?!?唐 于鵠 《送宮人入道歸山》詩:“自傷白髮辭金屋,許著黃裳向玉峯?!?清 龔自珍 《湘月》詞:“一枝贈我,安排自有金屋?!?魯迅 《惜花》詩之二:“劇憐常逐柳綿飄,金屋何時貯 阿嬌 ?”參見“ 金屋貯嬌 ”。
上都
(1).古代對京都的通稱?!段倪x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寔用西遷,作我上都。” 張銑 注:“上都,西京也?!贝酥?西漢 京都 長安 。 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之三:“乃有上都貴人,戚里公子,迎晨而出,及暮乃止?!?/p>
(2).古對陪都(下都)而言,稱首都為上都。(1) 北齊 以 晉陽 為 下都 ,故稱 鄴 (今 河北 臨漳 西南)為 上都 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一五五引《晉書》:“ 北齊 高洋 以 鄴 為 上都 , 晉陽 為 下都 ?!?2) 唐肅宗 寶應(yīng) 元年建東、南、西、北四陪都,因稱首都 長安 為 上都 。《新唐書·地理志一》:“ 上都 ,初曰 京城 , 天寶 元年曰 西京 …… 肅宗 元年曰 上都 。”
(3). 元 初于 灤河 北岸建 開平府 , 世祖 中統(tǒng) 五年(1264)加號 上都 ,歲常巡幸,終 元 一代與 大都 并稱兩都。故址在今 內(nèi)蒙古 多倫 西北 上都河 北岸?!对湔隆ぴt令·建國都詔》:“ 中統(tǒng) 五年八月日欽奉圣旨中書省奏: 開平府 闕庭所在,加號 上都 ,外 燕京 修營宮室,分立省部,四方會同,乞亦正名事。準(zhǔn)奏。”
(4).指天宮。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羨上都之赫戲兮,何迷故而不忘?” 李賢 注:“上都,謂天上也。”
劉過名句,海棠得無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