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酬蔣知觀所惠詩》:
新雁飛來一朵云,讀之毛骨聳寒鱗。
展開大句幾鉤墨,存想先生滿面春。
榻上賓朋談盛德,山中冠褐混凡身。
來朝盥手炷香去,恐是蓬萊相識人。
注釋參考
朵云
《新唐書·韋陟傳》:“常以五采箋為書記,使侍妾主之,以裁答,受意而已,皆有楷法。 陟 唯署名,自謂所書‘陟’字若五朵云。時人慕之,號 郇公 五云體。”后遂以“朵云”為對別人書信的敬稱。 宋 汪洋 《回謝王參議啟》:“尚稽尺牘之馳,先拜朵云之賜?!?清 《復(fù)胡筠坡查信》:“朵云垂賁,而祥符一函,求之不得。遺我雙鯉,僅獲一鱗,不知沉浮何處,祈詳查之?!?/p>
毛骨
(1).毛發(fā)與骨骼。 唐 劉禹錫 《桃源行》:“俗人毛骨驚仙子,爭來致詞何至此?” 宋 蘇舜欽 《演化琴德素高因為作歌以寫其意云》:“風(fēng)吹仙籟下虛空,滿坐沉沉竦毛骨。” 宋 陸游 《夜汲井水煮茶》詩:“肺腑凜清寒,毛骨亦蘇省?!?/p>
(2).謂人的骨相容貌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下》:“ 祖士少 風(fēng)領(lǐng)毛骨,恐沒世不復(fù)見如此人?!薄稌x書·元帝紀》:“ 瑯邪王 毛骨非常,殆非人臣之相也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寄薛先輩》:“不説文章與門第,自然毛骨是公卿?!?/p>
白玉蟾名句,酬蔣知觀所惠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