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花早不奈香何,三疊瓊葩底用多
出自宋代陳宓《縣圃梔子花三重生簡潘君》:
疏花早不奈香何,三疊瓊葩底用多。
最是動人情意處,黃梅已老未逢荷。
注釋參考
不奈
(1).無奈。 唐 李昂 《戚夫人楚舞歌》:“不奈君王容鬢衰,相存相顧能幾時?!?宋 范成大 《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》詩:“酒槽不奈青春老,經(jīng)笥空供白晝眠?!?明 高啟 《送衍師還相川》詩:“道心深悟俱浮幻,不奈詩名滿世傳?!?/p>
(2).不耐,忍受不了。 唐 陸暢 《解內(nèi)人嘲》詩:“須教翡翠聞 王母 ,不奈烏鳶噪鵲橋?!?宋 王安石 《紅梅》詩:“春半花才發(fā),多應(yīng)不奈寒?!?/p>
三疊
(1).古奏曲之法,至某句乃反復(fù)再三,稱三迭。 宋 蘇軾 《仇池筆記·陽關(guān)三迭》:“余在 密州 , 文勛 長官以事至 密 ,自云得古本《陽關(guān)》,每句皆再唱,而第一句不疊,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。”
(2).三首。 宋 岳珂 《桯史·李白竹枝詞》:“是夜宿於驛,夢 李白 相見於山間。曰:‘予往謫 夜郎 ,於此聞杜鵑,作《竹枝詞》三疊,世傳之不子細(xì),憶集中無有,三誦而使之傳焉?!?/p>
(3).猶三通,三遍。 宋 梅堯臣 《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》詩:“書之空自知,城上鼓三疊?!?/p>
(4).猶三折。指 廬山 三迭泉 。 宋 戴復(fù)古 《廬山》詩:“九疊屏風(fēng)三疊水,更無詩句可形容?!?元 李洞 《廬山記》:“四圍巒障欲合,泉若瓊簾,從空懸布,為三疊而下?!?/p>
瓊葩
亦作“璚葩”。色澤如玉的花。 唐 劉禹錫 《游桃源一百韻》:“青囊既深味,瓊葩亦屢摘。” 明 唐寅 《步步嬌·冬景》詞:“消息探梅梢,見璚葩的皪開偏早?!?清 陳維崧 《看花回·大悲閣上看玉蘭花》詞:“梵閣斜盤碧磴,恰千點瓊葩,瓏瓏?yán)u結(jié)?!?/p>
陳宓名句,縣圃梔子花三重生簡潘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莫笑神情如靜女,須知風(fēng)骨是飛仙
- 強(qiáng)吟意悠哉,追風(fēng)了無跡
- 夕訝條懸火,朝驚樹點妝。作者:白居易作品: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
- 遠(yuǎn)方三千里,發(fā)去悔不已作者:張潮作品:江風(fēng)行(一作長干行)
- 衰遲事事非平日,醉里題詩亦復(fù)聊作者:陸游作品:夜抵葭萌惠照寺寓榻小閣
- 顧無青眼友,喜有白頭親
- 釀時不著一點灰,滿酌寒泉挹清泚作者:岳珂作品:吳季謙侍郎送家釀香絕無灰得未曾有戲成報章
- 誰知道,天不容,兩三年間拋鸞拆鳳作者:邦哲作品:【雙調(diào)】壽陽曲 思舊
- 何處陽和力,生萍不駐根。
- 愛公詩句如清瑟,逢比流魚感瓠巴作者:胡寅作品:和奇父再寄首韻奇父易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