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幸鹽梅處,唯憂對問機。
出自唐朝沈佺期《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》
南省推丹地,東曹拜瑣闈。惠移雙管筆,恩降五時衣。
出入宜真選,遭逢每濫飛。器慚公理拙,才謝子云微。
案牘遺常禮,朋僚隔等威。上臺行揖讓,中禁動光輝。
旭日千門起,初春八舍歸。贈蘭聞宿昔,談樹隱芳菲。
何幸鹽梅處,唯憂對問機。省躬知任重,寧止冒榮非。
注釋參考
何幸
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很幸運。 郭沫若 《參觀劉胡蘭紀(jì)念館》詩:“何幸驅(qū)車來 文水 ?虔誠掃墓更升堂?!?/p>
鹽梅
(1).鹽和梅子。鹽味咸,梅味酸,均為調(diào)味所需。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?!稌ふf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?!?孔 傳:“鹽咸梅醋,羹須咸醋以和之?!薄读簳ぬ幨總鳌も自枴罚骸袄罩菘h時加敦遣,庶能屈志,方冀鹽梅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分任》:“急遞鹽梅信,飛傳鼎鼐家?!?郭沫若 《創(chuàng)造十年》十三:“外來稿件不加減一下鹽梅,它是不肯入口的?!?/p>
(2).調(diào)和;和諧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聲律》:“聲得鹽梅,響滑榆槿?!?宋 蘇轍 《除馮京彰德軍節(jié)度使制》:“和而不同,性有鹽梅之德?!?/p>
(3).鹽花梅漿??捎靡圆料淬y器。 唐 白居易 《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》之二:“慣和麴蘗堪盛否?重用鹽梅試洗看?!弊宰ⅲ骸般y匠洗銀,多以鹽花梅漿也?!?/p>
(4).白梅的異名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果一·梅》。
對問
(1).互相問答交談?!度龂尽侵尽りR澤傳》:“性謙恭篤慎,官府小吏,呼招對問,皆為抗禮?!?唐 陸龜蒙 《復(fù)友生論文書》:“未嘗干有司對問希品第,未嘗歷王公丐貸飾車馬?!?/p>
(2).古代文體之一。 戰(zhàn)國 時 宋玉 作《對楚王問》,以答問形式抒寫情志,后因名其體為“對問”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 宋玉 含才,頗亦負俗,始造‘對問’,以申其志?!?范文瀾 注引 紀(jì)昀 評:“《卜居》《漁父》已先是對問,但未標(biāo)對問之名耳。然 宋玉 此文,載於《新序》;其標(biāo)曰對問,似亦 蕭統(tǒng) 所題。” 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四篇:“然則《騷》者,固亦受三百篇之澤,而特由其時游説之風(fēng)而恢宏,因 荊楚 之俗而奇?zhèn)?;賦與對問,又其長流之漫於后代者也?!?/p>
(3).應(yīng)詔回答帝王的問難。 北周 庾信 《故周大將軍義興公蕭公墓志銘》:“無雙對問,實踵武於 丁鴻 。” 唐 沉佺期 《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》詩:“何幸鹽梅處,惟憂對問機?!?/p>
(4).指受審問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二三:“ 周勃 終身有功,后來也下獄對問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二二回:“現(xiàn)有刀子是 宋江 的壓衣刀,必須去拿 宋江 來對問?!?/p>
沈佺期名句,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