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補之《徑山》:
盤崖繞壑步步高,仆痡馬乏游人勞。
五峰崛起干云霄,眾山奔走爭來朝。
我行直欲犯星杓,意徹絕頂才山腰。
松間鳥語如我招,仰見白塔當(dāng)林梢。
檐攜上下若桔槔,路窮飛樓郁迢峣。
欽翁未來蔽菅茅,山精木怪讙游傲。
麇馳虺竄狌鼯跳,靈景晦昧何由昭。
忽然飛錫從江皋,窮探不憚東峰遙。
曲腰丈人白絲袍,再拜辭前風(fēng)雹飄。
三百年來響鍾鐃,閩商海賈輸金刀。
直欄橫牖山周遭,晨參夜諷聲嘈嘈。
碧杉紫柏羅旌旄,客來六月忘炎歊。
明月庵前醉松醪,白云峰頂瞰吳郊。
鵝毛一點錢塘潮,錢王宮闕如累樵。
臨之股栗精魄超,歸不得寐心搖搖。
含輝孤亭立峣崤,此地覽景尤難逃。
五更月落禽嘲嘲,陽烏欲上海水燒。
晦明變化不終朝,倏陰忽晴狀莫描。
夜闌燈青雨飄蕭,偶坐兩客論幻泡。
探玄窮妙窺寂寥,破除世事無絲毫,不奈詩思猶強豪。
歸時日沒紅霞消,荒崖老木山蟬號。
注釋參考
旌旄
(1).軍中用以指揮的旗子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權(quán)謀》:“有狂兕從南方來,正觸王左驂,王舉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。” 唐 李頻 《陜府上姚中丞》詩:“ 關(guān) 東領(lǐng)藩鎮(zhèn),闕下授旌旄。”
(2).泛指旗幟。 宋 蘇轍 《送呂希道少卿知滁州》詩:“長恠名卿亦坐曹,忽乘五馬列旌旄?!?清 惲敬 《新喻縣文昌宮碑銘》:“是日肇祀於新宮,牲腯酒馨,旌旄從風(fēng)?!?/p>
(3).借指官兵。 唐 杜甫 《喜聞官軍已臨賦境二十韻》:“ 秦 山當(dāng)警蹕, 漢 苑入旌旄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避亂》詩之六:“此地村人居,不足容旌旄?!?/p>
六月
《詩·小雅》篇名。序云:“《六月》, 宣王 北伐也。”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 秦伯 賦《六月》?!?韋昭 注:“《六月》,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,復(fù) 文 武 之業(yè)。《小雅》其詩云:‘王于出征,以匡王國?!略唬骸宰籼熳??!略唬骸参渲?,以定王國?!搜?重耳 為君,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?!焙蠖嘤靡灾感l(wèi)國定亂的正義之師?!稑犯娂そ紡R歌辭七·梁郊祀樂章》:“白日體無私,皇天輔有德。七旬罪已服,六月師方克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於是竿木羣興,風(fēng)云畢會,興六月之師,振九天之鋭。”
炎歊
見“ 炎熇 ”。
晁補之名句,徑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