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獬《雜興三首》:
秦皇按長(zhǎng)劍,殺{1*1}人如刈草。
何獨(dú)李斯輩,竟以丞相老。
漢元服儒衣,收諫如蓄寶。
何獨(dú)蕭望之,誅鉏恨不早。
滄海飛天波,枯澤淤行潦。
劉累嬰其喉,蛟龍不為暴。
魯士固多賢,親師仲尼道。
至於出處間,惟有顏生到。
注釋參考
元服
指冠。古稱(chēng)行冠禮為加元服?!秲x禮·士冠禮》:“令月吉日,始加元服?!薄稘h書(shū)·昭帝紀(jì)》:“﹝ 元鳳 ﹞四年春正月丁亥,帝加元服?!?顏師古 注:“元,首也。冠者,首之所著,故曰元服。”《梁書(shū)·昭明太子傳》:“太子自加元服, 高祖 便使省萬(wàn)機(jī),內(nèi)外百司奏事者填塞於前?!?/p>
儒衣
(1).猶儒服?!逗鬂h書(shū)·儒林傳論》:“其服儒衣,稱(chēng)先王,游庠序,聚橫塾者,蓋布之於邦域矣?!?唐 杜甫 《送楊六判官使西蕃》詩(shī):“儒衣山鳥(niǎo)怪, 漢 節(jié)野童看。”
(2).指穿儒服。 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(huà)·盧雙月》:“兒明作丈夫裝,出與當(dāng)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晉接?!?/p>
(3).借指儒生。 唐 皇甫曾 《送裴秀才貢舉》詩(shī):“儒衣羞此別,去抵 漢 公卿?!?/p>
鄭獬名句,雜興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山谷前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