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惟清《偈九首》:
古佛不到處,諸人共用。
諸人不到處,古佛同參。
同參共用如何顯,種田博飯機非淺。
因思昔日老師言,三界本無何無免。
注釋參考
昔日
昔日 (xīrì) 以前;往日 in former days 用于昔日?!龂瘛?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非昔日之樂?!?、 明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師言
(1).可以師法之言?!稌ぎ吤罚骸拔┕?,克勤小物,弼亮四世,正色率下,罔不祗師言。” 孔 傳:“下人無不敬仰師法。”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先賢士女總贊》:“ 伯臺 處諫,師言亢盡,末命防萌,妙覩玄揆?!?/p>
(2).老師之言。 漢 何休 《<春秋公羊傳>序》:“是以講誦師言,至於百萬,猶有不解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空守章句,但誦師言,施之世務,殆無一可。”
(3).眾人之言。 宋 岳飛 《辭招討使第三札子》:“伏望圣慈,察臣之衷,實欲少安分守,早賜追還成命,庶葉師言?!?/p>
三界
(1).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、se{1-1}界和無se{1-1}界。見《俱舍論·世分別品》。 晉 慧遠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·求宗不順化》:“三界流動,以罪苦為場?;M則因緣永息,流動則受苦無窮。”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一三:“可畏三界輪,念念未曾息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歸依三寶贊》詞:“三界里,有取總災危?!?清 龔自珍 《最錄<列子>》:“ 莊子 見道十三四, 列子 見道十七八,丁da{1*1}法之未東,皆未脫離三界?!钡澜萄赜闷湔f而稍異。 唐 呂巖 《敲爻歌》:“似此逍遙多快樂,遨游三界最清奇?!?/p>
(2).猶三屆,三期?!对贰みx舉志二》:“都監(jiān)歷三界,陞務使,一周歲為滿,月日不及者通理。務使歷三界,陞提領?!?/p>
無何
無何 (wúhé) 不久;很短時間之后 soon 亡何國變。(亡通“無”。)——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無何宰以卓異聞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于好 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nothing; nothing else 自覺無何釋惟清名句,偈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