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柏《挽張佛子》:
陟屺雖頻莫慰心,見公猶幸母如存。
東山何事遽陳跡,西路如今又斷魂。
柳翣忽臨新冢道,林花空滿舊時園。
一衿和氣歸何處,化作功名遺子孫。
注釋參考
陟屺
(1).《詩·魏風·陟岵》:“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?!?鄭玄 箋:“此又思母之戒,而登屺山而望也。”后因以“陟屺”為思念母親之典。 唐 元稹 《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》:“孝子之於事親也,貧則有啜菽之歡,仕則有捧檄之慶,離則有陟屺之嘆,歿則有累茵之悲?!?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井上有李》:“因辟兄以離母,時懷陟屺之思?!?清 錢謙益 《南京光祿寺少卿馮若愚母錢氏加贈宜人制》:“為歌念母之詩,彌深陟屺之嘆。”參見“ 陟岵 ”。
(2).借指母親。
王柏名句,挽張佛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兔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