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陶翰《燕歌行》:
請君留楚調(diào),聽我吟燕歌。
家在遼水頭,邊風(fēng)意氣多。
出身為漢將,正值戎未和。
雪中凌天山,冰上渡交河。
大小百馀戰(zhàn),封侯竟蹉跎。
歸來灞陵下,故舊無相過。
雄劍委塵匣,空門垂雀羅。
玉簪還趙女,寶瑟付齊娥。
昔日不為樂,時哉今奈何。
注釋參考
楚調(diào)
楚 地的曲調(diào)。常與 吳 弦、 燕 歌對舉。后為樂府相和調(diào)之一。 唐 陶翰 《燕歌行》:“請君留 楚 調(diào),聽我吟 燕 歌?!?唐 白居易 《醉別程秀才》詩:“ 吳 絃 楚 調(diào) 瀟湘 弄,為我慇懃送一盃?!?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秋夜女工》:“雙蛾皺,嘆鳳管吹殘 楚 調(diào),何日見階前輻輳?!?清 魏源 《送陳太初出都》詩之二:“離弦忽 楚 調(diào),促柱訴中孚?!眳㈤啞稑犯娂は嗪透柁o一·解題》。
燕歌
戰(zhàn)國 時, 燕 太子丹 命 荊軻 入 秦 刺 秦王 ,至 易水 上, 高漸離 擊筑, 荊軻 慷慨作歌曰:“風(fēng)蕭蕭兮 易水 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(fù)還!”見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。后以“燕歌”泛指悲壯的 燕 地歌謠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序:“ 燕 歌遠(yuǎn)別,悲不自勝?!?唐 王勃 《采蓮賦》:“徘徊 郢 調(diào),悽愴 燕 歌?!?宋 梅堯臣 《送李閣使知冀州》詩:“將軍守 漢 法,壯士發(fā) 燕 歌?!?清 唐孫華 《同年王拙園太史招陪同里諸公飲大定庵花下》詩:“ 燕 歌慷慨無同調(diào), 吳 語綢繆即故鄉(xiāng)?!?/p>
陶翰名句,燕歌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