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君納諫無不聽,吾徒跡遠(yuǎn)空行危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次韻和宋中道再寄》:
鴻鴈北來聲甚悲,黃昏野雀相并枝。
是時(shí)靜默月色淡,摵摵風(fēng)草搖枯衰。
夜深扣門兵卒至,八行文字曾無奇。
書尾又看詩兩紙,若逢飲食充渴饑。
駿馬明珠未入用,千金美價(jià)思燕隨。
無鹽嫫母正逞貌,越客未可言西施。
子雖淹回年且壯,不比老丑令人嗤。
朝廷得賢盛朱紫,玉階金闥步委蛇。
圣君納諫無不聽,吾徒跡遠(yuǎn)空行危。
況乃庭下聞咸池,報(bào)書此方君可喜。
我心如此頗得之。
注釋參考
圣君
圣君 (shèngjūn) sage 對(duì)德才高超者的尊稱 事圣君者,有聽從,無諫爭?!盾髯印? 中國史前的虛構(gòu)的理想的統(tǒng)治者納諫
(1).接受規(guī)勸。多指君主接受臣下進(jìn)諫?!秶Z·晉語八》:“納諫不忘其師,言身不失其友。” 唐 陸贄 《貞元九年大赦制》:“納諫如響,任賢勿疑。” 金 王若虛 《臣事實(shí)辨》:“臣以進(jìn)言為忠,君以納諫為圣?!薄肚皾h書平話》卷中:“任用賢士,納諫如流。”《清史稿·高宗紀(jì)》:“ 錦縣 生員 金從善 ,以上言建儲(chǔ)立后,納諫施德,忤旨,論斬。”
(2).向君主進(jìn)諫。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昭帝紀(jì)》:“及王之徵也, 吉 遂 又?jǐn)?shù)納諫,王不能用,遂至於廢?!?/p>
不聽
(1).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?!俄n非子·外儲(chǔ)說左下》:“ 齊侯 不聽左右, 魏主 不聽譽(yù)者,而明察照羣臣?!薄逗鬂h書·伏湛傳》:“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, 隆 不聽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二一回:“早勸他不聽,此刻后悔了,卻是遲了?!?/p>
(2).不允許?!侗笔贰の菏雷嫣涞奂o(jì)》:“庚戌,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,其子息皆詣太學(xué)……不聽私立學(xué)校,違者師身死,主人門誅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青梅》:“及見女,暴怒,杖逐而出,不聽入門。”
(3).不定罪?!抖Y記·王制》:“司寇正刑明辟,以聽獄訟,必三刺。有旨無簡不聽?!?鄭玄 注:“簡,誠也。有其意無其誠者,不論以為罪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,無誠實(shí)之狀,則不聽之,不論以為罪也?!?/p>
吾徒
(1).我的門徒?!墩撜Z·先進(jìn)》:“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?!?/p>
(2).猶我輩。 漢 班固 《答賓戲》:“ 孔 終篇於西狩,聲盈塞於天淵,真吾徒之師表也?!?五代 伍喬 《龍?zhí)稄埖勒摺吩姡骸八旯推陲w去,應(yīng)笑吾徒多苦吟?!?明 高啟 《送虛白上人序》:“ 虛白 之賢,不唯過吾徒,又能過其徒矣?!?/p>
行危
(1).行為正直。語出《論語·憲問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無道,危行言孫?!薄犊簜}子·賢道》:“有識(shí)之士,行危而色不可踈,言遜而理不可拔。”
(2).做危險(xiǎn)的事?!妒酚洝ゐ盍袀鳌罚骸霸妇鞈]之而無行危?!薄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胺蛐形S蟀玻斓湺蟾?,計(jì)淺而怨深,連結(jié)一人之后交,不顧國家之大害,此所謂‘資怨而助禍’矣?!?/p>
梅堯臣名句,次韻和宋中道再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